你织布的时候快一点儿慢一点儿,都会出问题。
所以小格格很快就跑掉了,只剩下耿文华自己忙活。
她一直忙到黄昏,光线暗淡下来才收手,命人带了那两个妇人暂且王府里住下。然后才有空问弘昼:“今儿在宫里如何?学了什么?”
弘昼这年纪,还是很愿意和额娘交流的,小嘴吧嗒吧嗒,说起来在宫里的事情,又说宫里新得了个小阿哥,是二十二叔,玛麽让人送了贺礼之类的。
耿文华也就是感叹一下,她知道历史上的康熙是很多子嗣的,所以现在再有个二十二阿哥,也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事儿。
又说南书房的事儿,南书房原本是皇上专门召集了汉人学子,给他讲解四书五经,以及汉学的地方。但怎么说呢,就好像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重建重要部门的爱好一样,南书房从康熙四十多年起,就开始慢慢的掺与朝政。
到现如今,康熙的政令,几乎都是从南书房发出,这也就意味着南书房已经在朝堂上有了权利,南书房的官员也能光明正大的掺与政事,站立朝堂了。
本来这种事儿和弘昼这个小屁孩儿是没多大关系的,但今儿事情闹得有些大:“汗阿玛斥责陈大人,说他结党营私……先生今儿正好讲结党的意思,用了陈大人的事儿举例。”
清朝对于结党这事儿是十分的……防范的。
民间超过十个人的结义都是犯法的,朝堂上官员稍微走的近一点儿,皇上也要过问。
陈大人说的是陈梦雷,他前几年被康熙召回朝堂之后,就一直跟在三阿哥读书,帮着三阿哥修书,他当年被问罪之前,就是三阿哥推荐提拔上来的。后来被流放,也是三阿哥命人照看。
现如今被召回,照旧跟在三阿哥身边,对三阿哥自然是忠心耿耿。
大阿哥被圈禁,太子被废,按理说就该轮到三阿哥了。
陈梦雷作为三阿哥的……忠心下属,很是为三阿哥奔波,今儿宴请名流士子,后天拜访不受宠皇子,朝堂上联络文臣翰林,忙的不可开交。
这种事儿,康熙岂能容得下?
憋到现在,总算是在朝堂上发火了,斥责了陈梦雷。当然,陈梦雷才华还是有的,否则也不能在流放之地打听到康熙要东巡之后,就立马写诗献上,求得康熙饶恕,让康熙亲自下旨将人给召唤回朝。所以康熙爱其才,虽说斥责,倒是也没有治罪。
或者也是和陈梦雷现下的差事有关,他据说是要编纂书本,康熙极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