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华点头:“得要,既然签字画押了,就必得要遵守约定。若是他没做到,明年再制定计划,他就知道该如何给自己留余地了。”
反正,不管做到做不到,他都是有收获的。
胤禛拿着那学习计划表就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问道:“若是每个人做事儿都有计划规划……”
“报表?”耿文华无意识的追问了一句,胤禛就转头:“报表又是什么?”
于是耿文华再次给详细解释:“我让掌柜和庄头们也回去做这个了,等他们送过来,你可以看一看。”
胤禛点点头:“也不知道你哪儿来这么多主意。”
“脑子里来的。”耿文华笑嘻嘻的,伸手挎住胤禛胳膊:“不过我刚听你的意思,是要往朝堂上用?那可就不是小事儿了,不过如此一来,倒也是好事儿,免得朝堂上那些懒散的官员,再混吃等死了。”
冗官这东西呢,真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俗称占着茅坑不拉屎。
月月领俸禄,要办事儿的时候就隐身了。若是有这个报表,再加上签名画押,不说杜绝这种官员吧,至少能减少这种事儿对不对?
报表这东西,既然各公司都在用,那必然是有优势的。
胤禛沉吟了片刻:“回头我会和汗阿玛提一下的,若是……先从户部开始。”户部掌管银钱,总结去年花用多少,税银多少,明年计划多少,这该是分内之事。朝廷原本也是有类似的规定的,但并不叫计划,而是户部尚书单独上折子奏明。
耿文华也就是提一句,朝堂上的事儿,她可不敢插手。所以很快就换了话题:“眼看颁金节,我之前让人买下来的庵堂,现下也已经买下来了,就差人手到位了,回头咱们去看一看?”
意思也就是趁着颁金节出门。
胤禛点头应了下来,颁金节虽说还是要上朝,但下朝之后该是有些空闲时间的。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的话,又说起来弘历上学的事情,胤禛现下已经做好了决定——还是入宫读书。
弘时现在也在宫里读书,但每日里是早起去,晚上回的,并不在宫里居住。弘历若是去,也是按照这规矩来。弘昼——虽说差两个月,但胤禛是想让他跟着弘历一起去的。
“一来是岁数相差并不大,不用为此事再费一番功夫。”送他们进宫读书,并非是只将人送到上书房即可。而是胤禛先去拜访先生,和先生沟通他们两个在家所学程度,然后要和内务府打招呼,孩子上学了,上书房多了个人,那茶水点心,笔墨纸砚,这都是要内务府多提供一份儿的。还有宫中藏书阁,也需得说一声,所需书本也要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