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冷笑一声:“我若是不给你又如何?”
“不给我你也不是做生意的人啊,这东西放在你手里就是浪费了。”九阿哥说到,兄弟里面,谁家没个庄子铺子呢?别人家的铺子都是自家做生意了,胤禛手里的铺子,都是租出去的。
哦,女眷的不算。到了女眷手里的,就和府里没关系了。
就好像耿文华那两个铺子,收入多少,哪怕是亏钱呢,也得她自己想法子,和府里无关了。
九阿哥是个聪慧之人,他聪明才智其实不亚于任何一个兄弟,当年众兄弟一起学英吉利话,也只老□□的最快。为什么呢?因为学了可以和西洋人做生意。
就跟耿文华一样,他的才智,是开在别的方面。
他喜欢,他感兴趣,他就愿意学,并且能学的很好。
胤禛是断然不能将玻璃的秘方给了九阿哥的,九阿哥能看出这东西利润巨大,胤禛和康熙岂能看不出来?秘方留在内务府,那盈利就是康熙的,甚至能分一部分到国库。可若是给了九阿哥,那赚的钱是谁的?
康熙倒是能拿到孝敬,可那点儿孝敬,和全部利益相比,哪个更大?
九阿哥从胤禛这里一无所获,走的时候也是气哼哼。胤禛沉思片刻,却是写了折子,第二天进宫的时候特意去了乾清宫求见,康熙今儿心情好。
人嘛,光线好,屋子里开朗,大部分心情都会好转的,康熙也不例外。
拿了胤禛的折子翻看片刻,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你觉得老九合适?”
“是,这东西,第一批肯定是要给宗室,以及文武百官的。可一个月顶多烧出来那么点儿,先给谁,后给谁呢?”这总得有个顺序,谁来制定这个顺序?
康熙没这个闲工夫,那内务府制定的,宗室能认吗?百官能认吗?所以,必得有个身份贵重,做事儿圆滑,性子不怕得罪人——就是有些混不吝的人来办这事儿。
说起来身份贵重,宗室里面还有比皇子阿哥身份更贵重的吗?说起来做事儿圆滑,九阿哥做多了生意的,能不知道该如何转圜这些关系吗?
至于混不吝,连康熙对老九都无奈,那老九说先给谁,剩下的谁会闲着没事儿去找老九闹腾?
思来想去,老九都是这个事儿最合适的选择。
康熙顿了顿,摆手:“让人叫老九进宫,这玻璃的事儿,你府上那个耿氏也算是立功了,回头你问问她可有什么想要的。”康熙是大方人,要是男人立功,给官职给爵位,还需要衡量。但女眷嘛,大不了给金银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