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原本表情还有几分柔和的,等耿文华这话一出口,感觉整张脸都有些僵硬了,不知道该作出什么表情来了,他停顿了一下才确认的问道:“你是要自己做怀表?”
耿文华笑眯眯的:“有这个想法,正巧五阿哥也好奇,就干脆自己试着做一做,若是能做成,那可就太好了。这东西,必然十分赚钱。若是做不成,就当是给五阿哥玩儿了。”
胤禛问道:“你知道这怀表是如何走动的吗?里面又有多少个零件?”
耿文华眨眨眼,她当然知道,她去玩儿去参观,总不能白走一趟吧?买了好几个呢,送人的,自己留念的,虽说回头也没带过。再者,发条这东西,谁不知道呢?宣传手册上也肯定会有多种描述,来说明他们手工的精细和严谨啊。
但这话不能说,她只好笑道:“这不是有王爷的吗?所以,也要找会做的工匠啊。”
胤禛哼一声:“若是有工匠会做,这东西还会如此贵重吗?它之所以贵重,就是因着大清无人能做,这东西,全部是海外来的。”
皇上有一座自鸣钟,就放在乾清宫,那东西,甚至还专门配备了六个小太监,轮班倒的看护。
耿文华眨眨眼:“那要不然,妾身自己研究研究?但妾身想要个放大镜。”
这个胤禛倒是知道的,原本宋朝时候就有水晶做的放大镜,读书人多嘛,眼睛不好的也多,用这个的自然也不少。不过,后来海外传来了玻璃制作的,更透明,更好用,所以现在倒是更流行这种玻璃放大镜了。
第89章 我也不是很满意。
胤禛其实觉得耿文华有些异想天开,为什么呢?因着怀表这东西,这不是寻常人能做出来的。自打西洋那边有了这东西,被带到了京城,就没人动过自己也做一个试试的念头吗?
这东西,利润肉眼看得见啊。你看看这东西的材质,最贵重的,算是里面的内芯,也就是发条那一块儿,需得用金属来打造,外壳呢,顶多是镶嵌些宝石之类的,珐琅是贵一些,但也没贵重到买不起的地步。
拆开来换算,这一整个怀表,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价值不超过三百两。但是,组合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零碎变成了能走动的怀表,一伸手,这得要三千两银子了。
就冲这翻了十倍的利润,你说没人动过心?不说远的了,就近处的,老九为什么热衷于海上贸易?不就是因为这东西,他自己也找人做过,根本做不出来吗?
做不出来又想赚钱,那就只能是走海上贸易了。
但早些年呢,自家汗阿玛对海上贸易是一种含糊的态度的,也就是说,你出海不出海的,朝廷也不管,但要是问起来,那就是朝廷不赞成,不允许。因为这含糊态度呢,老九就能钻空子,就能打造自己的船队,他不光是弄这怀表,还有各种西洋物品,就说这放大镜,玻璃做的。本朝内务府也有玻璃作坊,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呢,不纯净,也不叫玻璃,叫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