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1 / 2)

用是可以用的,但并不是给了耿文华。

而且吧,耿文华最近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她发现,她那些绘本,不像是她想的那样赚钱。有钱的能买得起书本的,更愿意买四书五经之类的,对科举有益的,没钱的……连纸张都买不起,更不要说买她那绘本了。

但偏偏,她那绘本,成本还不低。文字是不多,但是画画不得要钱吗?尤其是那画画,必得要新雕刻版,一本书雕刻好几版,偏印刷的不多,简直就是拿钱砸出来的印刷。

所以,她也在想,是不是先将这东西给停下来。或者,是不是有更好的,印刷方式。

做生意这种事儿呢,有赚钱的时候,也有赔钱的时候,都很正常。她绝不会因为一个儿童读物不成功,就怀疑自己的赚钱能力。这个生意不成,有许多限制因素,比如印刷技术,印刷材料等等,和她本人能力没有太多相关。

但是这个市场,她并不能放弃。

并不是赚钱多少的事情,而是……这种儿童读物,说是儿童读物,两三岁孩子读的,可实际上,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大约是刚刚好的。这么说吧,大清人口一亿四百万,大约有四百万是读书人,剩下的一亿,别说是读书了,估计连个好听名字都没有。这种人,你若是要开启民智,用什么法子最好?

发四书五经让他们去研读?

儿童读物当然他们也是不会读的,但是这种故事简单,对白简单,逻辑简单的书,是最容易流传的。一个村子,但凡有一个读书人,这种儿童读物就能普及开来。

但一个村子,哪怕是有十个读书人,这四书五经,顶天了也只有十二个人会读。

这就是差别。

开启民智,需得从最简单之处着手。就好像当年建国初期,国家开扫盲班,大家都不识字,那怎么办呢?简化字体,让人能快速的记忆,快速的临摹,快速的学会。

儿童读物,名义上是给五阿哥写的,实际上,是耿文华给所有百姓写的。

写的什么呢?目前来说,是教导五阿哥先学会说谢谢,请,以及让他学会保持安静的。道理很简单,她觉得,该将民间百姓,当成小儿来对待,这才是目前最好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方法。

她并不能,也不敢,去直接养兵马来挑战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儿的君主制度,但她作为从一个中国人,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清往历史上记载的方向走。

最新小说: [历史同人] 臣好看,但想换个老板 [综漫同人] 咒术师,但就读于立海大 [综漫] 名怪盗的自我修养 长安见鬼录 怪物降临,说我是它妈 我在废土开民宿 距末世还剩30天[囤货] 赴香山 一天一个新设定 危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