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颁金节这样的大节日,他们都得先做完功课才能出来玩儿。所以,别说是来冷面王四哥府里了,哪怕是让他们去被圈禁的老大府上,他们也兴奋。
耿文华一早起来就听见外面有吵吵嚷嚷的声音,问了知春才知道,府里一早就多了许多人,都是宫里出来的小阿哥们,现下正在儿童乐园那边玩儿呢。
她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胤禛的意思,一个是这儿童乐园,你藏也是藏不住的,这么大的动工,肯定有人和十四一样,想打听打听情况的。既然打听了,人家不得好奇一下?与其等着人暗戳戳的问,倒不如摊开了放在大家面前。
再者呢,谁都知道胤禛是个冷硬的性子,性子冷硬代表什么?代表和兄弟们,不一定处得来。康熙不管在太子的事儿上是个什么态度,他是个好父亲,哪怕心里再恼恨,他也不过是圈禁了老大老二,可该有的却一样没少,甚至府里的吃穿用度,他也时时盯着内务府问了。
这样的好父亲,他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是会选择那种冷硬的连亲兄弟都容不下的人吗?胤禛就是有再多的优点,只这一条,容不下兄弟们,康熙就不能放心。毕竟,他二十多个儿子呢,虽说后面这些小的,他不见得是一个个的关心询问了,但
也绝没有说就一点儿不在乎了。
否则,当初十八没的时候,他怎么就迁怒到太子身上去了呢?
当然,一废太子肯定也不是因为十八。但十八死了,康熙是觉得自己看清楚了太子,冷酷无情,残暴自私,这样的太子,他会不会因为皇位,没亲生的父亲也不放在眼里呢?正巧又出了太子窥伺的事儿,康熙又惊又怕,这才下定了决心,要废了太子的。
之后冷静下了,自然也就后悔了。所以,才有了复立太子的事儿。
胤禛……不能说对皇位一点儿心思也没有,就是有,所以他需得揣摩康熙的心思,需得将自己的短板给填补上。他性子冷硬,不代表他心里没兄弟。
虽说大的那些可能会相处不来,但疼爱幼弟,这总是没错的。
耿文华将这些想法在心里转一转,也就扔开不管了,反正夺嫡这种事儿她是掺和不上的,想一想,她义正言辞的去找胤禛,告诉他,你必须得这样这样做,才能得到皇位——啧,不敢想。
再者,既然明知道结局,你还去发挥你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不是添乱吗?她耿文华又不是傻子,只要胤禛一天没做皇帝,她就只能是雍亲王府的一个小小的庶福晋。
等胤禛登基做了皇帝了,她……嗯,也不过是后宫一个小小的妃嫔。人嘛,活着不好吗?若是活着还能悄默默的做点儿什么,那就两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