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关&/p>
城楼之上已然被一层白雪覆盖,上百名士兵持枪站在城头上。&/p>
即便是肩上已经堆砌着积雪,也不曾有丝毫动作。&/p>
徐达穿着贴身的甲胄,缓缓的登上城头,身后跟着常年穿着黑袍的老和尚。&/p>
徐达朝士兵们开口道:“不必行礼。”&/p>
接着便在城楼上慢步巡视,拿下甘泉关之后,徐达本想着趁其不备,一鼓作气打到兰银城,几次上书请奏都是被李明乾给打回来了。&/p>
而李明乾的理由也很充分,兵祸就是天灾,如今西北亦是民怨载道,若是此时再爆发大战,很有可能会导致民变,那时候就不仅是西北四家的问题。&/p>
不得不说李明乾虽然没有将帅之才,但是看事情却是从大局着眼,在这一点上李明乾比起李兆还要强上许多。&/p>
当然李明乾也是担心李兆的安危,如果李兆没有离开西北,李明乾绝不会让徐达与武勋四家全面开战。&/p>
对此徐达亦是只能同意,便是将手下的备倭卫分成两批,一批依然在关内的朊州,一批则是驻扎在甘泉关。&/p>
徐达双手负在身后,神色凝重的开口道:“城内倒是来了不少西北的百姓,说是被崔家和范家征粮,都是想去关内逃难的。”&/p>
姚广孝跟在徐达身后,手中的念珠突然停止拨动。&/p>
姚广孝脸上依旧是一副不为外物所动的虔诚之色。&/p>
“对于西北边军来说,粮草就是最大的困局,只是百姓遭殃,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p>
徐达也是点点头,对于徐达来说,征战了一生,他见过太多的百姓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p>
不过徐达还是给朊州的知州写了一封书信,让他将这些逃亡关内的百姓安顿好。&/p>
有了徐达的叮嘱,朊州的知州自然是不敢怠慢,毕竟这位大将军开口的事情,就算是当今陛下也会尽可能的满足。&/p>
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有数万的百姓涌入了朊州,倒是让朊州知州一时间头疼不已...&/p>
姚广孝抬起手接住一片落下的雪花,淡然的开口道:“大将军有没有想过,陛下为何会让备倭卫来平息西北乱局?”&/p>
徐达平静的回道:“西南边军不可妄动,如今北部战事吃紧,想要短时间平叛西北,自然只有动用备倭卫。”&/p>
姚广孝却是摇摇头:“其实西北如今的乱局对于朝廷来说并不是坏事,或者说,陛下其实不用如此着急平息西北叛乱...”&/p>
徐达停下了脚步,思量了片刻,眼中闪过一抹亮光。&/p>
“陛下的决策向来顾全大局,如此看来,此番临时调动备倭卫,确实有点不像是陛下的作风。”&/p>
对于李兆身在西北的事情,李明乾自然是没有告诉徐达,在外人看来,李兆如今还在嘉兴府的封地之中。&/p>
即便告诉徐达,李明乾是为了李兆的安危才动用备倭卫,徐达也是不会相信。&/p>
为了一个纨绔皇子动用十五万大军,怎么可能?&/p>
姚广孝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接着说道:“大将军可知,有个阿里商行在西北做生意,如今整个西北和关内的生意,都是这个商行在做。”&/p>
徐达点了点头:“听下面的人说起过,这好像是那位九皇子的产业。”&/p>
徐达忍不住笑了笑,无奈的道:“陛下想来也是很头疼啊,自己的儿子如此不靠谱,竟然会在叛军的领地上做生意。”&/p>
姚广孝走到城墙前,看着关外之地,再次拨动手中的念珠。&/p>
“当今陛下虽然宠信九皇子,但对于国事和朝事上的判断从未有过偏颇,陛下为何会在内阁的反对下,还执意不管阿里商行之事,这件事在贫僧看来,绝不仅仅是因为宠信二字这么简单。”&/p>
“阿里商行未必就不是陛下落在西北的一枚棋子,武勋四家看似掌控西北,但实际上西北内部却并非坚不可摧,阿里商行看似无足轻重,但说不定这才是杀人不见血的一枚暗子,比之备倭卫的十五万大军还要恐怖...”&/p>
姚广孝自打进入甘泉关后,便是暗中进入了西北多次,毕竟他只是个和尚,就算出现在任何地方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p>
而姚广孝此行听到过最多的,除了武勋四家以外,便是这个阿里商行。&/p>
可以说如今西北边军的粮草供应,以及民间的生意,包括百姓的衣食住行,似乎都离不开阿里商行四个字。&/p>
以姚广孝的智商,很快便看清楚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哪怕是他也觉得有些不寒而栗。&/p>
能短时间内将阿里商行在西北的重要性抬到如此高的位置,不仅仅靠的是钱和通商渠道,更是能在西北的乱局之中,在武勋四家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一点更加不容易。&/p>
徐达能成为大唐的征虏大将军,自然也不是头脑简单的人,姚广孝的一番话也让他明悟过来。&/p>
当即认真的说道:“老和尚,你的意思是,这阿里商行是陛下的布置,想以此离间武勋四家,等时机到了,再让备倭卫大举进攻,便能轻而易举拿下西北,没想到陛下早就在布局西北之事。”&/p>
徐达叹了口气:“还得是你啊老和尚,一下就看出这件事的隐情。”&/p>
姚广孝伸手拍了拍身上的雪絮,转过身朝徐达笑了笑。&/p>
“大将军能看透就好,贫僧今日还未诵经,先回去了...”&/p>
说罢姚广孝便是朝着城墙下走去,直到走到楼梯的转角处,姚广孝的脸上才浮现一丝异样的神情。&/p>
阿里商行...陛下...九皇子...&/p>
“或许这件事并非是陛下的意思,而是那位九皇子在背后算计...”&/p>
只是姚广孝并没有将这番推论告诉徐达,在他看来,这位九皇子很有可能就身处西北,而陛下临时将备倭卫调到朊州,应该不是为了平息叛乱,而是为了保全这位九皇子...&/p>
即便备倭卫没有拿下西北,但这位九皇子若是平安离开西北,那陛下也绝不会怪罪徐达。&/p>
虽然这都是姚广孝没有根据的猜测,但姚广孝向来很相信自己的直觉...&/p>
接着姚广孝又微微摇头,自言自语的笑着道。&/p>
“陛下当真会为了一个皇子做到如此地步...看来贫僧还是没能看透啊...”&/p>
兰银城,郑府&/p>
同为武勋四家的郑家,在如今困顿的局面下,居然极少去拜访卢凌阳,也没有去寻求阿里商行的合作。&/p>
甚至在西北割据之后,郑家也仅仅是在甘泉关被攻占之后,郑定方才去了一趟卢家。&/p>
就连崔善长和范西山都在疑惑,为何郑家如此沉得住气,不管卢凌阳给的粮草多少,似乎郑家都毫不在乎,也没有听说过郑家还有其他的粮草供应啊...难道郑定方这小子是破罐子破摔了?&/p>
一辆马车缓缓在郑府门外停下,郭嘉从马车上走下来,身旁跟着一个穿着布衣的年轻人。&/p>
郭嘉小声道:“老师,您其实不用来的,郑定方此人城府极深,要是被他看出端倪...”&/p>
这个布衣年轻人自然就是李兆乔装打扮的,比起以往李兆奢华的打扮,现在的模样确实有点寒酸。&/p>
李兆摆摆手:“郑定方不同于崔善长和范西山,你放心,不会出什么岔子。”&/p>
接着李兆便是摆出一副下人的嘴脸,笑嘻嘻的朝郭嘉说道。&/p>
“郭大人,咱们到了!”&/p>
郭嘉苦笑着摇摇头,心道,恩师装得还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