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小皇帝要打仗(1 / 1)

一名女官将一碗药呈到吕扶摇面前。&/p>

“娘娘,里面加了糖霜,不苦的,您快趁热喝了。”&/p>

吕扶摇无奈的将碗端起来,将碗中之药一饮而尽。&/p>

中书令当即开口道:“太后还是得以凤体为重,您才是西凉的大梁啊。”&/p>

另外三人也是齐声附和道:“还望太后以凤体为重!”&/p>

武穆太后对于他们来说那便是唯一可以倚仗的靠山,在西凉的朝堂之上根本就不存在中立派一说,要么投靠皇帝,要么投靠太后,要么回家种田。&/p>

而不管是皇帝出事,还是太后出事,那都可以预见到一场可怕的大洗牌。&/p>

吕扶摇摆摆手,将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细细咀嚼。&/p>

“既然皇帝已经下了旨,哀家也不好驳了皇帝的面子,要打便打吧,只是这动静不能闹得太大,这样吧,让兵部减去六成兵马,另外云阳王那边哀家会给他传话,十五万狼骑太多了,抽调五万足矣。”&/p>

吕扶摇几句话便是将小皇帝计划中的七十万大军砍去了七成,只剩下二十万人的军队,即便大军压进大唐,也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也不至于让西凉伤筋动骨,顶多是两军对垒,你来我往的争几座城,最终也就是打个平手罢了。&/p>

在吕扶摇主张的政策便是维系如今天下的平衡,再伺机而动,就比如大唐,吕扶摇等的就是大唐内乱,那时候才是西凉的机会。&/p>

四名宰相也是齐声道:“太后明鉴!”&/p>

说罢便是各自领命离去。&/p>

吕扶摇此番的做法也算是给够了小皇帝面子,同时也不会将战事扩大,至于州军兵马,只要太后的懿旨一到,便是小皇帝不愿意,那些州军也不敢妄动。&/p>

至于云阳王那边,虽然云阳王是站在小皇帝一边的宗亲,但狼骑也并非是云阳王一人说了算,吕扶摇只需要知会另外几个掌控狼骑实际兵权的宗亲,便能断了云阳王调兵的念头。&/p>

更何况西凉真正的精锐,凉莽铁骑还掌控在吕扶摇的手上。&/p>

吕扶摇在女官的搀扶下慢慢站起身,走到殿内的窗户前。&/p>

随手将桌案上的镜子拿起来,这镜子做工精致,纯净的镜面倒映出吕扶摇精致的面容。&/p>

看着镜子背面刻着阿里商行几个字,吕扶摇陷入了短暂的沉思。&/p>

“不知道皇帝是被谁怂恿的,突然动了要南征大唐的念头,皇帝还是太年轻了,做事情欠缺考虑。”&/p>

一旁的女官只能保持沉默,毕竟整个西凉能如此直言不讳评价皇帝的人,也只有这位武穆太后了...&/p>

吕扶摇接着开口道:“大唐那位九皇子近来有何消息?”&/p>

女官连忙回道:“据典卫司的消息,说是那位九皇子被张太清收为关门弟子,如今倒是不知道行踪了。”&/p>

自从吕扶摇听闻李兆那首沁园春之后,便是开始对李兆感兴趣,而后又知道这镜子和香皂,还有很多新奇的商品都是来自李兆成立的阿里商行,吕扶摇便是更加关心李兆的动向。&/p>

女官也猜不透为何太后会如此关注一个大唐的皇子,毕竟李兆在这天下第一纨绔的名头可不怎么好听。&/p>

更何况李兆只是九皇子,不管怎么看,都不可能是继承大唐皇位的人。&/p>

而太后对于李兆的关注程度,几乎是罕见,哪怕是大唐的皇帝都没有被吕扶摇如此放在心上。&/p>

只是调查李兆这件事做得很隐秘,除了吕扶摇身边的心腹,倒是也无人知晓武穆太后居然会如此看中一个废物皇子。&/p>

吕扶摇微微挑眉,眉宇之间露出些许惆怅之色。&/p>

“张太清收他为徒?此子倒是越来越超出哀家的预期了,霓裳,你说说,这李兆可有本事当上大唐的皇帝?”&/p>

女官认真的想了想,很严肃的分析道:“娘娘多虑了,依我看来,这李兆虽然有经商之才,但终究没有机会觊觎皇位,一没有朝堂的助力,二没有军方的支持,在大唐几乎没有根基,而且大唐那位太子和其他的皇子,可都不是省油的灯。”&/p>

吕扶摇点点头 ,心中却是没有认可女官这一番说辞,在她看来,李兆此子是最有机会争夺大唐皇位的人。&/p>

原因无他...因为吕扶摇已经认定了李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是这个世界的存在...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原本的李兆…&/p>

片刻之后吕扶摇便是抬抬手:“吩咐齐君山,若是查到李兆的行踪,便可以想尽办法将此子抹除...”&/p>

“此人留不得...”&/p>

女官微微一愣,想不通为何太后会对李兆下杀心,这还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听到太后要指名道姓的杀一个人。&/p>

而且这个人看似完全就是无足轻重的存在...&/p>

“谨遵太后懿旨...”&/p>

与此同时的延英殿,宫殿内一尊巨大的玉瓶被一个少年推倒在地。&/p>

玉瓶当即碎成一地的残渣,周围的太监宫女皆是被吓得跪倒在地,一时间宫殿内的气氛无比的窒息。&/p>

而这个少年正是不满十八岁的西凉小皇帝,完颜宗真,号金兴宗。&/p>

此时的完颜宗真头发披散在肩上,有些许疯癫的模样。&/p>

就在一盏茶的时间前,他收到了消息,太后虽然允许了他南征出兵的事情,但却砍掉了他七成的兵马。&/p>

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那都是奇耻大辱,自己作为皇帝居然连调动兵马都要看太后的脸色...&/p>

但事实就是如此,即便完颜宗真不愿意接受,但这就是他在西凉的处境。&/p>

太后看似将皇权都还给了皇帝,但不管完颜宗真做任何决定,都必须要得到太后的准许。&/p>

不管是朝堂还是军方,没有人敢忤逆太后的意思...&/p>

三名宰相亦是神色凝重的站在一旁,不知该如何开口。&/p>

身着蟒袍的齐君山却是向前走了一步,随即说道:“陛下,虽然太后砍掉了七成兵马,但至少还有二十万兵马可用,足以对大唐的边境造成威胁。”&/p>

在暗中怂恿小皇帝出兵大唐的人,正是齐君山,这一点就连武穆太后也没有想到,毕竟齐君山是她的人。&/p>

只是齐君山这件事做得很隐晦,他将大唐内乱的事情分别传到了三位宰相的手上,再由这三人给小皇帝汇报。&/p>

其中就包括大唐西北的乱局,燕王和草原三部之间的勾结,同时还有北部边军的内部矛盾...&/p>

这些消息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典卫司,而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李兆...为了让齐君山有足够的筹码能说服小皇帝,李兆自然要给齐君山提供一些干货。&/p>

只是正如李兆所预料那般,西凉的小皇帝确实被这些消息打动了,而唯一的阻拦,就是武穆太后...&/p>

完颜宗真恶狠狠的抬起头,眼中的凶光乍现。&/p>

接着又深吸了一口气,脸色逐渐平缓,将自己的头发重新束起来。&/p>

“二十万兵马?朕难道就是想与大唐争几座城吗?朕是要打得大唐措手不及!你们告诉朕,二十万兵马够干嘛?”&/p>

其实在齐君山看来,虽然此事做得不算完美,但总算是完成了李兆的要求。&/p>

二十万大军也足够对大唐的北部边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至于能不能当真打入大唐的关内,这就无所谓了...&/p>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二十万兵马根本不足以突破大唐北部的几座重关。&/p>

齐君山继续开口道:“陛下,如今太后应允了此事,若是陛下突然说不打了,这便是影响陛下在朝堂上的威信啊,哪怕这二十万兵马不足以成事,但此事已然是没有退路了。”&/p>

完颜宗真抚着额头,原本还稚嫩的脸上浮上一抹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愁容。&/p>

无力的叹了口气,随即说道:“朕如何不知道…命兵部调集兵马,于十日后屯兵南境的龙山关、楚华关,耶律齐为南征大将军统御全军,萧止戈代天子阵前督军。”&/p>

“既然要打,就要打出一些动静,告诉耶律齐,要是夺不回南境五座城池,就不要回来见朕!”&/p>

众人皆是领命离去。&/p>

齐君山走出延英殿后便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他是真的怕完颜宗真放弃南征的事情,到时候李兆那边就交不了差了。&/p>

不过齐君山却是没想到完颜宗真还是动了真格,竟然是让耶律齐出征,这可是西凉目前最能打的武将,而且还让大宗师萧寒衣的孙子萧止戈阵前督军。&/p>

如果太后没有砍掉七成的兵马,就这个人员配置看来,若是当真大军压境,大唐朝廷也肯定会被吓一跳。&/p>

齐君山刚刚离开延英殿,便是在宫门看到一个女子的身影。&/p>

当即便是认出对方的身份,这位正是太后最信重的女官,叶霓裳。&/p>

“下官见过叶大人,不知太后娘娘有何吩咐...”&/p>

叶霓裳将一份手谕递给齐君山:“自己看吧,不过此事却不像是娘娘做事的风格。”&/p>

叶霓裳也不多说什么,转身便提着宫灯朝宫内而去。&/p>

齐君山当即走到暗处,小心翼翼的将手谕打开,接着便是眉头紧锁。&/p>

嗯?太后要杀李兆?这又是为什么?

最新小说: 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 水浒之新宋江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皇朝:白粥榨菜管饱后,我竟黄袍加身了 小兵活下去 锦衣血途 末世从封王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李云龙亮剑北宋 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