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此计甚妙(1 / 1)

原本接下来的剧情还有金木必挑战武道,结果因为完颜弘光被气得当场吐血,这件事情倒是没有发生。&/p>

李兆心道,这倒是让李禹这个男主角错失了装杯的机会,自己这一次倒是有些装过头了。&/p>

此时这些大臣看自己的眼神都变得怪怪的,有的是惊讶,有的是疑惑,有的则是赞赏...&/p>

今天太和殿这场诗词比试,很快就会传遍临安,甚至是传遍天下。&/p>

李兆都有些后悔搬出这首词,杀伤力太大...&/p>

再加上完颜弘光确实有点玻璃心,居然这么容易就气炸了。&/p>

李明乾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突然开口道:“朕突然也想吟诗一首。”&/p>

在场的官员们都是翘首以盼,毕竟李明乾这位皇帝早些年便以才气闻名,已经许久不曾听到陛下吟诗了。&/p>

只有李兆陷入了深深的怀疑...老爹...你会吟诗?&/p>

在李兆的记忆里,自己这个老爹只会一首鹅鹅鹅...这玩意儿拿不出手啊。&/p>

李明乾胸有成竹的抬起手。&/p>

“离离原上草。”&/p>

“一岁一枯荣。”&/p>

“野火烧不尽。”&/p>

“春风吹又生。”&/p>

这首诗在上一世自然是家喻户晓的名诗,但这对仗和内容却也算不得上乘,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还行,拿出来显摆,就稍显不足了。&/p>

太和殿的众人都陷入沉思,似乎觉得这首诗没什么出彩之处...但是还是得想办法拍拍陛下的马屁。&/p>

李明乾心满意足的点点头,目光落到金木必身上。&/p>

“金木必,你觉得朕这首诗如何啊?”&/p>

金木必细细品味着这首诗,突然间瞪大了眼睛,额头上甚至落下了冷汗。&/p>

殿上的众人一开始也觉得陛下这首诗一般,但一番揣测过后,却是人人都露出了震惊之色。&/p>

草原?枯荣?烧不尽?吹又生?&/p>

苏文璋喃喃道:“陛下莫非是意有所指?想要收复北边,将西凉打回草原?”&/p>

谢东阳等人也是看出了这首诗里面的意思,纷纷皱眉,毕竟现在大唐刚刚恢复国力,若是要与西凉开战,且不说能不能赢,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p>

金木必也是没料到大唐皇帝居然会这么直接...就差说,老子要跟你们开战了...&/p>

李兆从众人的神情之中看出端倪,心里不禁苦笑,自己这个老爹哪儿有那么多小心思...他背这首诗,纯粹是因为,他就会这么几首...&/p>

“大唐皇帝陛下文采斐然,不过外臣乃是一介武夫,实在是不懂诗词。”金木必苦笑着回道&/p>

李明乾倒是被这一波马屁拍的心情舒畅,文采斐然?老子也能文采斐然?&/p>

李明乾甚至想要再送一首鹅鹅鹅...&/p>

此时却是看到李兆朝自己微微摇头,李明乾这才停止了继续散发恐怖的才华。&/p>

金木必继续开口道:“两国开通边贸一事,还希望大唐皇帝陛下应允。”&/p>

虽然西凉占据了北方,甚至连北平都成了西凉的都城,但整体来说经济却是比不上南边,不管是粮食还是生活品,其实还是需要大量从南方引入。&/p>

李明乾是个生意人,一听到开通边贸,便是比处理朝政还来了兴趣。&/p>

“哦?倒是一件好事,开通边贸互惠互利嘛,朕会亲自拟一份章程。”&/p>

金木必此时已经对李明乾的敬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p>

刚才还在威胁自己,现在又给自己甜头?这位大唐皇帝果然很会拿捏人心...&/p>

内阁众臣略微迟疑,没想到陛下居然会亲自草拟边贸章程,以前的陛下不是不喜这些商贾之事吗?&/p>

张居正眯着眼睛:“依下官看来,陛下是想囤积银钱...然后...”&/p>

“嗯?不可能,眼下这个时局,陛下绝不可能对西凉宣战。”谢东阳连连摇头&/p>

虽然他也觉得此事有可能,但却不愿意相信...&/p>

金木必叩头谢恩之后便是急匆匆的离去,在太和殿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他从一开始的得意,到最后的如坐针毡,真正让他体验了一次什么叫恐惧。&/p>

哪怕这位大唐皇帝一直保持着微笑,但这微笑在金木必的眼里,那就是等于是死神的镰刀,有些人的笑容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要让人感到冰凉刺骨,说不准下一刻就会让自己人头落地。&/p>

李明乾脸上的笑容消失,平静的朝谢东阳开口道:“谢卿,削藩一事推进得如何了?”&/p>

谢东阳有些不情愿的站出来。&/p>

“回禀陛下,削藩一事的章程已经确定,春闱之后就会开始传达到各个藩王宗亲的封地。”&/p>

燕王低着头,眼里出现一丝狠厉之色,又稍纵即逝。&/p>

对于李明乾的削藩政策,他自然是受害者,但对他来说却是一次机会。&/p>

削藩就像是一根上吊绳,这绳子挂在那些藩王宗亲的面前,那就是在逼迫他们做出最坏的选择。&/p>

太子和几个皇子也是露出不同的神情,都是心怀鬼胎,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p>

李兆却是朝身旁的二皇子李禹小声说道:“二哥,削藩这件事,你怎么看?”&/p>

李禹转过头,有些意外,自己这个九弟居然会主动和自己搭话。&/p>

“削藩自然是利大于弊,不过还是得看父皇的圣心如何,九弟,不知道你怎么看?”&/p>

李兆转过头,平静的道:“我站着看,也可以坐着看,还可以躺着看...”&/p>

...李禹顿时一头黑线,这家伙的脑子里装的什么?刚才那空前绝后的词,真的是出自他的口?&/p>

李明乾按照前一日李兆的叮嘱,神色如常的看向一侧的燕王。&/p>

“燕王,你也是藩王,也是朕的亲弟弟,你觉得削藩如何?”&/p>

燕王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愣了愣,才尴尬的站出来。&/p>

“臣弟觉得,削藩有利于我大唐社稷,若是能做得好,自然是功在千秋。”&/p>

李明乾摇摇头,微微叹了口气。&/p>

“看来你们都觉得削藩是好事。”&/p>

谢东阳此时露出希冀的神情,心道,难道陛下回心转意了?&/p>

“依朕看,削藩一事就此作罢。”&/p>

谢东阳开心的点点头,果然陛下还是要削藩...等等?什么情况?就此作罢!&/p>

殿上的官员也是纷纷露出惊异之色,毕竟陛下要削藩这件事,早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p>

怎么突然说作废就作废了?&/p>

燕王的表情就像是吃了老八秘制小汉堡,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p>

这事情变化得太快了,筹谋了数年的削藩,一句话就给作罢了?&/p>

那自己还怎么造反?呸...那自己还怎么替天行道铲除奸臣...&/p>

李兆观察到身旁的李禹,脸上一闪而过一道阴霾的神情。&/p>

很明显,李明乾突然取消削藩,打乱了很多人的布局。&/p>

李兆朝李明乾竖起一根大拇指,心道,老爹,你的任务结束了,可以下班了。&/p>

但李明乾却是站起身,再次开口。&/p>

“藩王宗亲于国于民都是重中之重,虽不削藩,但是为了保证江山社稷,朕决定派遣六部官员,下到各个封地,重新查清各地的人口,丈量土地。”&/p>

就在众人震惊的神情中,李明乾和善的笑了笑。&/p>

再次丢出一颗重磅炸弹。&/p>

“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朕决定裁撤部分地方军队,至于裁多少,这件事情兵部和户部拟个章程,裁撤之前,先查清各地的军队数量。”&/p>

谢东阳的表情从失落,慢慢变成惊恐,最后变成了兴奋...&/p>

陛下不是不削藩,陛下这是换了一种方式削藩,而这种办法很明显,不仅不会适得其反,还能师出有名...&/p>

李兆此时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原本他是想要让李明乾将藩王都召入临安,然后用杯酒释兵权那一套办法。&/p>

没想到李明乾所想的办法居然更加有效,而且还带着一点杀人诛心的味道,仅仅是一个晚上,自己这个文盲老爹就想出来了。&/p>

李兆内心忍不住吐槽,爹?你开挂了吧?&/p>

各地的藩王宗亲也不是人人都像燕王这样,私底下拥兵自重,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有一颗造反的心。&/p>

通过清查人口和土地,一来可以再造黄册,对朝廷来说自然是好事。&/p>

但关键是可以查清这些藩王手里到底有多少私兵,哪怕你隐藏得再好,封地上突然少了几千上万人,也不可能说得清楚。&/p>

至于从外地引入人口,甚至从北方引入人口,则可以通过裁撤军队的理由,对封地内的兵员进行大面积排查。&/p>

我不削藩,我逼着你们自己削...这不可谓不是杀人诛心,而且让人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p>

李明乾转身朝屏风后走去。&/p>

“朕乏了,老九,来养心殿见朕。”&/p>

高忠贤拖着嗓子喊道:“退朝!”&/p>

殿上的众人才被这一嗓子惊醒,互相对视,眼里都是震惊之色。

最新小说: 陵江案 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 水浒之新宋江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皇朝:白粥榨菜管饱后,我竟黄袍加身了 小兵活下去 锦衣血途 末世从封王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李云龙亮剑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