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寂寂,凤凰山时不时有群鸟惊起,扑棱着翅膀从林中逃出。
慈光山山顶,小和尚悟真望着凤凰山的方向,好像隐隐听见虎啸声。
凤凰山与慈光山离得不算远。
凤凰山不如慈光山高,因此在山顶的慈光寺能遥遥望见凤凰山的人群。
悟真和几个师兄正在寺庙的菜园里浇水捉虫。
一只肥硕的虫子在柔嫩翠绿的菜叶上扭呀扭,被悟真的两只胖手指轻轻一夹,然后抛进了草丛里。
“悟梵师兄,凤凰山那边好像很多人。”
悟真小心地捏着虫子,既不想拧断菜叶,也不能捏死虫子。
旁边一个十七八岁的和尚抬头看了眼凤凰山,然后又低下头去:
“那是皇上带人去春猎了。”
悟真:“为什么要春猎?”
悟梵师兄往土里浇水:“因为他们要杀生,要吃肉,要展示勇猛之力。”
悟真赶紧把两只肉手合掌于胸前,念了几句“阿弥陀佛”。
等浇好水施好肥,悟梵挑起空桶正要走,见悟真小师弟还在好奇地看着凤凰山的方向。
悟梵腾出一只手来把悟真拎起。
悟真惊讶地蹬腿:“悟梵师兄,放我下来。”
悟真虽然年纪不大,但抱起来沉,身上没有一斤肉是白长的。
悟真觉得悟梵师兄力气真大。
仔细想想,好像山上的师兄们身体都结实,没有谁体弱。
悟真反思了一下自己,觉得中午还得多吃几口饭,长些力气。
他们去吃饭的时候,正好碰到从外面做法事回来的悟空和悟净师兄。
悟真看见悟空师兄手中拿着一个银钵,走路时那银钵中还发出叮当声。
“悟空师兄,你买什么吃的了?”
悟空看着悟真师弟眼中的期待,无奈地笑笑:
“不是吃的。”
悟空弯腰,把手里的银钵盖子掀开来给悟真看一眼。
悟真银钵中有两颗白色的珠子滚来滚去。
悟真忙道:“舍利子!这是舍利子么?”
“不是舍利子。”悟空把银钵盖好,不让悟真碰。
旁边的悟净师兄道:
“长安东边村镇前段时日有人纵火,烧了不少人,官府已经抓获凶犯。我们过去为逝者超度,做法事的时候发现了两颗怨灵珠,就带回来了。”
悟真:“怨灵珠?”
悟空师兄解释:
“怨灵珠刚烧出来的时候是白色,看着和舍利子很像,却是由亡者的怨念恨意结成的,是大凶大邪之物。”
悟真眼睛睁大了些:“那为什么要带回来?”
悟空:“若是不带回来,村民捡到了这珠子放在身边,会被怨气和煞气缠身,心神不宁,时间长了,于神智和身体都有害。因此要带回来请师父们超度,驱除怨灵珠上的怨气。”
悟真本来还想再看一眼,但听师兄这么说了之后,他就老实地把手缩回来了。
悟真吃完饭,下午又去诵经,还去背柴火。
一天将尽,日光变得诡谲泛红。
悟真背着柴火路过那个被侍卫严格把守的院子门口时,听见里面传出几声尖利的妇人叫喊声。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越来越响,有人在喊:
“禛儿!禛儿!”
“娘娘……娘娘别跑了……”
“娘娘小心伤了身子……”
悟真被喊声吸引了目光,转头看见屋内跑出一个衣衫凌乱的妇人。
头上的发髻也是散的,遮了一半面庞,让人看不清脸。
那妇人脚上没有穿鞋,一路往院门口跑,嘴里喊着:
“禛儿……本宫的禛儿在哪……”
跑到门口的时候,侍卫们及时拦住。
悟真还是下意识地后退两步,怕那妇人扑到自己身上来。
虽然看不清脸,但他知道这是住在寺中休养的皇后娘娘。
皇后被拦住了,嘴里叫得更凶,几乎是哭喊:
“放本宫出去,本宫要去救禛儿,去救禛儿!”
身后侍婢拉着她回去:
“娘娘做梦魇着了,太子在宫中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