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只一想,也是,他也能算一算,这一算,就算到三个月后,太子妃会有孩子,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他就要带一个小孩子了。
时日无多了啊。
不过这件事,李乐只是算出来了,但他没有同公孙淼然说起,只是淡淡道:“顺其自然。”
公孙淼然见状,也没有多问下去,同李乐只说了自他离京后,京城发生的事。
李乐只这才知道,因为他先前算出土豆和红薯的事情,皇帝大力发展工部,还让工部造出能出海的船。
一瞬间,李乐只都能看到一强国正在缓缓出现了。
这里面还有他的推动。
难怪皇帝会封他太子太师,想来还有这一功劳,土豆和红薯放在古代,那和宝也没有什么区别,是好东西。
知道土豆和红薯能亩产千斤,没有哪一位皇帝不心动。
知道皇帝将这件事放心里后,李乐只也放心下来,得知工部那边想找他算一算关于船的事情。
李乐只笑了一下。
随后,笑容收敛,开始认真起来,他也在想船的事,是不是他能够算出来的,造船的图纸可不是他能够画出来的,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也不是简简单单能够靠文字来描述的,这可不像画棉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且靠他的卜算,算出来了他也画不出来。
总不能他还要再学一门技术。
其次,这种事情还是要交由专门的人去做,他可是个门外汉,想到这,李乐只只觉自己是彻底不能在京城待了,至少最近不行。
再者,腊月马上就要到了,他还是回妙道观过年。
因此,李乐只没有任何犹豫,送走公孙淼然后,立马闭门谢客,收拾自己的东西,带着小五从曲江一路下扬州。
等工部的人赶来,已经晚了好几天,看着紧闭的房门,他询问一番后,也只好拿着图纸又回去。
他这是来得不巧了。
等他回到工部后,其余人都放下手里头的活计,迎到他面前,眼巴巴问道:“如何,李道长可有算出来。”
他摇摇头。
众人还以为是李道长没有算出来,正有些失望,失望他们碰到的难题连李道长都没有办法,那他们可还能解决。
“我去时,李道长家中大门紧闭,听旁人说,李道长早在两天前乘船离京,不知去往何处。”
“李道长走了?”工部水部郎中问道。
前去寻李乐只的主事点点头,“旁人是这么说的。”
至于真假,他也不知,但李道长家中大门紧闭,应当是离开了,李道长这一走,他们工部遇到的难题可不知还要何时才能解决。
主事一想到这事,头大不已。
水部郎中得知李道长在两日前已经离开京城,愁眉不展,他想了想后道:“李道长这是怕我等将希望寄托于他的身上,没了钻研的精神,这才没有告知任何人,匆匆离京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