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什么不对?”县令未忘记这位主簿进来时大喊搞错了。
难道是衙役前去查时,崇玄署那边弄错了,才没将李道长记录在册?
现下是查明了一切,这才过来阻止。
对此,县令很是无奈。若非他小心谨慎,再三询问,也不想同李道士生了嫌隙,今日,他免不了因崇玄署此举得罪一位道士,还是能掐会算的道士。
崇玄署主簿也知他们办事不地道,没有多辩解什么,而是朝县令尴尬一笑后,拱手致歉。
随后转身向李乐只的方向走过去,没有任何要顾及大理寺评事的意思。
崇玄署主簿走到李乐只的面前,拱手一礼后才道:“此事是我崇玄署过错,才让道长受此劫难,还请道长莫要怪罪。”
旋即解释道:“衙役来查后,录事才将扬州崇玄署送来的文书交到我的手中,那时尚未登记在册,才闹出这等子事。”
崇玄署主簿说完,完全不敢抬头看李乐只的神情,任谁碰上这种事,还闹到这种地步,受了冤枉,心底总归是不舒服的。
崇玄署正是知晓,虽感到歉意,但事实已经发生,他说再多已是无用。
事情就是如此巧合,衙役来查时,他这边尚未登记档册,等衙役走后,录事才缓缓拿着文书过来。
这也是他没办法料到的事。
涉及道士的事,规章制度太多,一来一回能耽误不少时间,即使地方报备了,等到他手里的时候,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谁能想到,衙役前脚刚走,他后脚接过文书,一打开便见到妙道观李乐只几个大字时的无奈。
惊得他瞬间站起。
看着外头空无一人,衙役早已走远,他安排好事务并同他的上司崇玄丞说道一声,便急匆匆赶来,阻止这一场灾难发生。
将事情原委说出来后,崇玄署主簿松了一口气 还好他来得不晚,一切事还未发生,尚有挽救的机会。
“你是说他在崇玄署报备过,并非假冒?”苏评事脸色难看,犹如锅底,声音沉沉问道。
崇玄署主簿见此,便以为是他们失误将大理寺的人招过来,让对方白跑一趟,连忙挂上笑脸道:“误会,这都是一场误会,劳烦这位评事白跑一趟了。唉,也是我们崇玄署那边的流程有点多,各地传来的文书到我手中,都要将东西准备妥当,这一来一去耽搁了不少时间。”
听他此言,苏评事面色不善,他方才还言这道士乃是来京城坑蒙拐骗的假道士。
还想借崇玄署的势,让他们证实眼前人是假道士,好将其押入牢狱。
崇玄署主簿却出现轻飘飘几句话证明这道士是真的,并非假冒,这和在他脸上抽几巴掌有何区别。
苏评事气恼,又没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