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 第17章:情报网的种子:地下交通站建立

第17章:情报网的种子:地下交通站建立(2 / 2)

“明白——!”十二双眼睛在昏暗的山洞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低声应诺。

赵刚则连夜与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老周秘密会面。

老周是个面容朴实、眼神却异常精明的中年汉子,长期在敌后活动,经验丰富。

“老赵同志,你们独立团的想法太好了!我们地方上的同志早就盼着能和部队的情报力量拧成一股绳!”

老周激动地握着赵刚的手,“人员掩护、落脚点、安全屋,我们来想办法!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联络方式…我看就用最老套也最安全的‘死信箱’和定期赶集接头!暗号就用晋西北特有的山歌调子改编,鬼子伪军绝对听不懂!”

在地方同志的全力协助下,一张无形的网,开始悄然撒开。

几天后,小王庄集市入口处,多了一家不起眼的“王记杂货铺”。

老板是个五十多岁、一脸和气、见人就笑呵呵的老汉,叫老王(地方同志安排的可靠群众)。

店里卖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土产山货。

但没人注意到,老王身边那个手脚麻利、沉默寡言、只埋头搬货理货的年轻伙计(侦察连骨干小刘),他利用送货的机会,与集镇上其他几个“摊位”(修鞋的老张头、卖山药的李二婶,都是情报点)进行着隐蔽的信息交换。

“针线顶针洋火咧——洋胰子新到货咧——”的吆喝声回荡在乡间。

他一边卖货,一边和村里的老人、妇女唠家常,打听附近鬼子炮楼的情况、最近有没有生人进村、河面上船只往来的规律。

他的担子底层,藏着传递情报的密写纸和微型铅笔。

情报如同涓涓细流,开始通过安全可靠的渠道,秘密汇聚到独立团部。

赵刚专门指定了一个绝对可靠、心思缜密的文书(也是军校学员),负责整理、分析这些原始信息。

李云龙每天都会抽时间看汇总的情报简报,虽然初期信息零碎、价值有限,但这张网的初步运转,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信息场。

几天后,一条来自柳河镇“四海茶馆”的情报,引起了李云龙和赵刚的高度重视。

情报是小伙计赵三从两个喝多了的伪军小头目嘴里套出来的,经过老钱掌柜的分析确认:两天后,一支由三辆卡车组成的日军运输队,将从县城出发,经柳河镇外的“老鹰嘴”公路,向西北方向的黑风据点运送一批给养物资!

押运兵力约一个小队(五十人左右),配备两挺轻机枪。

出发时间预计是上午九点。

“老鹰嘴…”

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那个标注着险峻山道拐弯处的地方重重一点,“好地方!两边都是陡坡,林子密!公路窄得像裤腰带!简直是打伏击的天堂!”

他猛地抬头看向赵刚:“老赵!情报可靠吗?”

赵刚点头:“老王(老钱)经验丰富,他判断那两个伪军小头目喝多了,说的应该是真话。

而且时间、路线、兵力配置都说得比较详细,不像瞎编。

再加上我们其他点零星也有关于这条路线近期有运输队活动的信息,相互印证,可信度很高!”

“好!”

李云龙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乱跳,“天赐良机!老子正愁没地方试试这帮新兵蛋子的成色!更想看看咱们这情报网的‘头口水’甜不甜!张大彪!”

最新小说: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御前女官上位记 状元郎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穿书暴君:截胡天命之子后宫 抗战:李云龙!你管这叫一个团? 乱世兵户发媳妇,开局领到姐妹花 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非富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