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76章青石上的江湖火种

第76章青石上的江湖火种(2 / 2)

谭管家的咳嗽声打破沉思。老人捧着鎏金托盘走进演武场,盘中青瓷碗里的银耳莲子羹还冒着热气:"少爷,该用晚膳了。"云逸接过碗时,瞥见托盘底部压着的泛黄卷宗,那是今早谭叔呈递的"投效者背景调查报告"。他用汤匙拨弄着莲子,忽然开口:"谭叔,付明和胡晓峰...从前是'铁血镖局'的趟子手?"管家的白眉微挑,低声应道:"正是。五年前镖局遭山贼埋伏,满门上下三十七口仅余二人,少爷若担心..."云逸摇头打断:"江湖恩怨,本就是一笔糊涂账。他们肯放下屠刀,便是良材。"

月上柳梢时,演武场已空无一人。云逸独自坐在石阶上,望着手中的剑谱玉简出神。轩红剑诀第二层"断水式"的剑路在识海中盘旋,忽然与江鹤挥剑时的破绽重叠——那少年根基虽差,却有股子狠劲,若能打磨心性,未必不能成大器。他摸出袖中从族学偷带的《剑心通明录》,在"藏剑式"批注处添了两句:"守中寓攻,如莲藏锋。心不动,剑自稳。"

后宅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唐秋雪带着唐家姐妹去沐浴。经过演武场时,唐月忽然驻足,隔着竹帘望向云逸的背影:"云逸哥哥教剑时的样子,像极了父亲。"唐秋雪闻言,手中的玉笛轻轻一颤,笛孔间漏出半缕清越的音调。云逸转头时,恰好看见竹帘掀起的缝隙中,唐星耳坠上的银铃晃出细碎的光,恍若记忆中母亲的步摇。

子夜时分,云逸在书房铺开宣纸,研磨的墨汁里混着淡淡松烟香。他要为新收下的三名弟子制定修行计划:江鹤需先练半年基础剑诀,风家兄妹可直接研习"断水式",至于付明和胡晓峰...他提笔在纸上写下"横练功夫转修剑",笔尖一顿,又添了句"需注意内息调和"。窗外传来夜枭的啼叫,他忽然想起谭叔的话:"少爷可知,为何老奴会推荐这几人?"当时老人的目光落在他腰间的赤霄剑上,"他们身上,有当年老爷闯江湖的影子。"

墨迹未干时,窗外忽然掠过一道黑影。云逸袖中剑气骤起,却见那黑影在屋檐上顿住,竟是江鹤。少年怀里揣着个油纸包,见他望来,不好意思地挠头:"少爷,这是镇上李记的桂花糕,我看您今晚没怎么用膳..."云逸挑眉接过,咬了一口,甜糯的滋味里混着些许焦糊味,显然是跑太快撞翻了糕点匣。他忽然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也是这样揣着偷来的糖糕,躲在祠堂后巷分给流民孩童。

"明日起,卯时三刻到演武场,"云逸将油纸包放在石桌上,"先练三百遍基础剑招,再随我去剑冢悟剑。"江鹤眼中闪过惊喜,抱拳应下时,腰间的玉佩不慎滑落。云逸瞥见玉佩上刻着的"江"字,心中微动——那是江家祖传的佩玉,与他母亲的遗物竟有几分相似。

更夫敲过三更时,云逸终于搁笔。案头的计划书上,三个人的名字被朱砂圈起,宛如三颗即将升起的星辰。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如墨,唯有演武场的石缝里,几株无名小草在风中轻轻摇曳。或许,这就是命运吧——有些人注定要相遇,有些故事注定要开始,而他云逸,终将在这江湖风雨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剑道。

烛火忽明忽暗,云逸吹灭烛盏,任由月光漫过书案。黑暗中,剑鞘上的赤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在他掌心烙下一道温热的印记。他知道,从今日起,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他不再是族学里默默无闻的少年,而是肩负着传承与希望的剑客,而那些追随他的人,终将在他的剑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谭叔与胡晓峰、付明相谈甚欢,云逸则信步走向演武场。晨光里,唐秋芸正挥刀演练新学的刀诀,银铃随着动作在发间跳跃,惊起檐下几只麻雀;风悠然的丝带与唐秋雪的琴弦相和,竟在半空织出淡淡光影;江鹤则对着木桩反复练习"力劈华山",汗水浸透了后背。云逸见状,在廊下盘膝而坐,指尖轻抚破云刀鞘,任由丹田真气随呼吸流转,耳边是众人招式呼喝与兵器交鸣,竟比恒峪山的风声更让人心安。

时光在刀光琴韵中悄然流淌,三日后便到了启程之日。临行前,云逸在书房与谭管家长谈两个时辰。老管家抚着胡须听完少年的吩咐,目光落在桌上的三万两银票上,忽然轻笑:"少爷可是想效仿老族长,以商养侠?"云逸望着窗外演武场,见唐秋芸正追着风悠然比剑,点头道:"江湖不只有刀剑,还有民生。收拢难民青壮,一来可传武自卫,二来......"他顿了顿,指尖划过桌面的地图,"若有朝一日江湖动荡,这些人便是火种。"

最新小说: 横推诸天从风云开始 国运修仙:三岁半狗崽崽带飞华夏 超级大学生修仙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众师兄争抢当炉鼎,我深陷修罗场 逆雪 三岁半读心,宗门除我都是穿越者 在修仙世界的悠闲生活 有职转生异世界,但被精灵俘虏 洪荒:我帝俊,只想建设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