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东家又是如何察觉出来的?莫非自己表现得太过明显了?
他有些慌乱,但还是镇定下来。“有倒是有,只是东家你这话是何意?莫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妥当?”所以,要换掉他?
“当然不是,杨掌柜你做得很好,米行有了你坐镇,才能以最短的时间在城中脱颖而出,这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今儿才会有此一问。”
戚渺的解释,并没有消减杨父的忐忑,反倒更让他困惑了。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将心比心,若我来日失了百家产业,无论身处什么境地,想来都会渴望东山再起。何况杨家粮铺是几代人的心血,杨员外你怕是更希望能够将它延续下去吧?”
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态度的转变,此前还拿不准戚渺是何用意的杨父,这会算是明白了。
还真被她看穿了。自己是真的老了、不中用了,连点小心思都藏不住了。
除此之外,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让杨父也选择实话实话。
反正,也瞒不住了,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没错,做梦都想。”
“既如此,我愿助杨员外一臂之力。”
杨父瞪大了眼睛,这又是什么意思?
戚渺微微一笑,坦言自己的合作规划。
简单来讲,她出钱,杨父出力,让杨家粮铺重新出现在青云县。
除却要享分红之外,她不会干涉杨家粮铺任何事宜,更会在杨家粮铺想往青云县之外的郡县发展时,提供助益,当然,分红得随之增长。
但有一点,此合作仅可被杨家粮铺的东家知晓,不能外泄。
杨父的心境,犹如一会舒展一会紧皱的眉头般起伏不定。
每个字他都懂,每句话他都理解,可就是想不通,戚渺图什么?
百家米行的生意有多好,他作为掌柜再清楚不过。
他是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再将杨家粮铺开起来,可从没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
出钱方拿分红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让第三人知晓于他更是利大于害,他没有理由拒绝。
经营了大半辈子生意,这或许是他做过最划算的一次买卖。
半月后。
百家米行对面,多了个杨家粮铺。
相较风头正盛的前者,后者更让青云县百姓怀念,所以,一开张就迎来了不少客人。
大部分是冲着招牌来的,迫切想知道,是不是以前那个杨家粮铺?冬日里仍平价兜售口粮,宁可少赚,也不会像万记米行一样坐地起价的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