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赵文恪在浩州不听李逸的调动,他那一千人也没人调的动,他在浩州说是协防,倒不如说是在替李元吉转运物资,
一车车的钱绢,一驼驼的皮毛,还有一群群的好马。
一批又一批,也不知道替李元吉运了多少物资南下,源源不断。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这是临阵脱逃,”李逸骂了一句,当即向皇帝写弹章,弹劾赵文恪临阵脱逃。
裴寂兵败的第四天,
李逸在浩州城见到了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
齐王李元吉带着他的妻妾们,在左卫将军宇文歆、太常卿窦诞率数千骑护卫下,居然出现在浩州。
但李元吉到了浩州后,只是下令李逸给他们准备食物、水,给他们换马,并不进城。
李逸来到城门口,
看着这支急匆匆的兵马,
“大王这是?”
“孤要回长安。”
“回长安?太原呢?”
“太原自有刘德威、刘政会留守。”
听到太原还没丢,李逸先是松口气,但紧接着又生起股无名火来,李元吉这是跟赵文恪一样弃城而逃了。
事实比李逸想的还恶劣。
李元吉在太原听说裴寂八万大军在介休索度原溃败后,相当无耻的跟司马刘德威说,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
刘德威居然信了他的鬼话,
然后李元吉就带着两万精锐,护卫着他和妻妾们,还带上了大批钱财马匹等跑路。
趁夜逃跑的。
但刘武周早料定这小子会跑,亲自在太原外面蹲着。
李元吉逃跑半路被袭击,
他跟裴寂一个德性,立马抛弃大部队,只以精骑护卫逃跑。
一路跑到了浩州,要李逸给他三千骑供饭、水,换马。
刘德威和刘政会都被坑了,手里头剩下一万不到老弱之兵。
李逸在心中迅速的思虑了一番。
李元吉是并州总管是齐王,是皇子,他很不负责任的逃跑,但李逸不是他的上司,甚至也算不上他的下属,
他只是过境,李逸拦不住他。
“大王,裴相已经弃了灵石、霍邑,现在雀鼠谷到处都是刘武周的兵马,你现在往南走也不安全,不如就留在浩州。”
“不行,我得立即回长安,别废话,赶紧给我安排马匹。”
“大王现在若是带着这三千骑南下,就算换了马,也极易引起注意,反容易被刘武周围追堵截,越发危险,况且浩州城也没这么多战马。我建议,不如少带人,装扮成贩马商队,百八十人行动反而更隐蔽更安全,每人携带三匹马,速度也能更快。”
李元吉抬头打量了李逸几眼。
“还有,大王若是急着回长安,就别带那些骡马骆驼,更别带钱帛财物了,奴婢侍从也尽量别带。”
“或是分批南下也好。”
李元吉冷哼一声,“你想扣下我这三千精骑?”
“下官也都是为了大王考虑,裴相一日夜急驰到晋州,可就是什么都没带,连他的六纛帅旗都没带。”
李元吉没憋住笑,“你小子嘲讽裴寂呢。”
“不敢。”
李元吉吃完一顿简单的饭,思虑一番后觉得李逸的话也有道理。
“行,那我带二百骑兵和一千匹马,只带上王妃和几个爱妾,其余的都留在你这,你替孤好好看护了。”
李元吉顾不得疲惫,在浩州城更换衣服和马匹,和窦诞、宇文歆装成贩马的粟特胡商团匆匆南下。
李逸看着他留下的那些骡马骆驼和钱帛,甚至是许多伎妾奴婢,这些他不在意,
他倒是比较在意那三千精骑。
虽然现在很疲惫,人困马乏,可休养一下,就又生龙活虎。
“现在起,你们就隶属吕州总管府,隶属于我李逸麾下了,谁要是敢跑,就是逃兵,定斩不饶。”
为了防止他们也逃跑,李逸把这三千精骑给分到下面各营。
不出李逸所料,
李元吉弃太原逃跑后,
刘德威和刘政会率老弱留守并没能守住太原,刘武周夜里击败李元吉部,清晨兵临太原城下劝降,告之裴寂大败,李元吉逃跑,让晋阳城中军民投降。
本来李元吉镇守太原,做了许多坏事,惹的百姓敢怒不敢言,现在他跑了,太原许多百姓,甚至是豪强大族,都暗里高兴。
当天,
太原城中豪强薛深,就率子弟打开城门接引刘武周入城。
并州总管府司马、左武侯将军刘德威和太原元谋功臣、卫尉少卿刘政会都被俘虏。
刘武周军在河东势如破竹,
九月十二日裴寂兵败索度塬,十三日赵文恪从浩州弃城逃跑,十六日李元吉就弃太原城逃跑,
接下来几天,整个太原盆地,并州十六县,加上浩、介、吕三州九县,除了浩州城,以及冷泉关、阴地关、汾水关,还有永安堡、张壁堡、张难堡、贾胡堡这三关四堡,还在强撑着,
其余的二十五城,尽皆陷落。
浩州虽还在,雀鼠谷也还在,可太原却已经没了。
宋金刚先锋大将,经韩侯岭南下,占据霍邑,吕州另两个县赵城、汾西,也紧接着沦陷。
河东烽烟四起,
从九月十二日起,每天都是四柱烽烟没再停过。
几乎每天都在丢城失地,损兵折将。
求援告急的快信,如雪般飞进长安太极宫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