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天塌了得有人撑着
浩州城中,
李逸看着手中汇集的情报,眉头紧锁。裴寂是一点面子不给,他再三请求保留二城三关四堡的兵马防御,可裴寂还是把大多数兵都抽走了。
霍邑、灵石、张壁、张难,兵将都抽走了。
他也只能重新调整部署。
把张壁堡的李道宗姬思温调到永安堡,李道宗为堡中主将,姬思温姬思恭兄弟为副,战辅各一千。
霍邑的李博义李奉慈哥俩,调到雀鼠谷中贾胡堡,战辅各一千,再配粟特胡兵一千。
张难堡的李道玄调来浩州,武君雅则到冷泉关李德奖处协守。
面对着沙盘,李逸拿着小红旗重新安插。
李德奖守冷泉关、丘神俨守阴地关、崔敦礼守汾水关,李博义哥俩守霍邑,
李逸亲自守浩州,李道宗守永安。
孝义、文水两城,则只以乡兵民壮守城,实际上若真形势有变,这两城能守就守。
关键还是要守住雀鼠谷和浩州。
浩州要想守住,就得保住雀鼠谷通道。
三关两堡一城,红旗连成一线。
他所有的兵力,也就一万五左右。
“天要真塌了,总得有人撑着。”
李逸现在做的这些,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多余,裴寂现在兵强马壮,必然能够一路打到太原城下,哪有必要还这般小心防御。
可李逸却知道裴寂历史上大败了,这次看他行事,也让李逸不安。早做准备吧,未雨绸缪,真下雨了哪找伞去。
要是裴寂真一路平推到太原,击退了刘武周,他李逸现在行为,就是居功自傲,不服从主帅军令,不服从大局。
可如果裴寂真败了,
那他李逸也还有余力收拾残局。
“三关两堡一城,以烽烟联络,若无事,白天两次举一柱烟,晚上燃一次火,报平安。
增派轻骑传信,要保持通信畅通,
多派轻骑时刻盯紧介休战场,时刻时报最新情报。
还有,太原、离石两个方向,边境上也要多派轻骑游奕警戒!”
“总管,会不会有些太谨慎了?”赵永安问。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是战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输的还是性命,再谨慎也不为过。”
一道道军令发出,李逸重新打造三关两堡一城的防御。
长安。
太极宫承乾殿,
李渊又来看望孙子承乾,
转眼孩子都半岁了,长的白白胖胖,李渊抱着孙子很是喜欢,
“父皇今天特别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事?”
“嗯,捷报频传,先是奏说秦武通率军至洛阳,击败王世充将葛彦璋,又接报延州总管段德操,伺梁师都懈怠,遣副总管梁礼出击。梁师都与梁礼交战正酣,段德操以轻骑多张旗帜,掩击其后,师都军溃,逐北二百余里,破其魏州,虏男女二千余口。”
“还有硖州许绍也奏捷报,萧铣遣杨道生寇硖州被击退后,萧铣又遣陈普环率舟师逆江而上,与开州贼萧阇联兵想要攻取巴、蜀,许绍派其子许智仁和他录事参军李弘节等,在西陵大破之,生擒陈普环,
萧铣老儿,已经吓的把江陵城都警戒了。”
“江淮也传佳音,沈法兴自夺取毗陵后,就觉得江、淮指日可定,于是自称梁王,
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占据江都,李子通占据海陵,江有称霸江南之心。
沈法兴反是数次兵败,李子通围陈棱于江都,陈棱便向沈法兴和杜伏威送人质求援。”
李渊抱着孙子,满脸笑容,说不出的得意痛快,把一个个好消息分享给次子。
“沈法兴派儿子率兵救援,杜伏威也率兵救援,两军驻扎相隔几十进而,李子通用谋士之计,派兵伪装成沈法兴的兵袭击杜伏威营,
杜伏威上当,也派兵攻击沈军,哈哈哈,这两人互相猜忌,谁也不敢先进军,这让李子通得以全力攻打江都。
陈棱无援,只得弃城投奔杜伏威,李子通占据了江都,乘胜进攻沈法兴之子,将其大败。
杜伏威也只得撤兵。
李子通于是建国称帝,国号为吴。
这场江淮沈法兴、杜伏威、李子通、陈棱的四方大战,最后的结果是李子通称帝建吴,沈法兴元气大伤。
而杜伏威也不好过,干脆就派人向大唐请降称臣。
李渊都想不到,这人在长安,突然就有这样的好事。
“朕已下旨,任命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
李世民也早听闻江淮有个年轻人叫杜伏威,十六七岁就成为义军首领,相当了得。
而陈棱他更是曾经见过,陈棱是南朝将门之后,大业朝为虎贲郎将,曾经随张镇周统兵万人,浮海渡流求,击败岛夷,擒其王而归。
大业九年为东莱留守,攻克杨玄感所据黎阳。又在江都,袭破流贼孟让部,累功为信安侯。
李世民当年见陈棱,对这位大将还是很崇拜的。
后来杨广至江都,命陈棱率宿卫禁军讨伐李子通杜伏威左才相等江淮叛军,超授右御卫将军。
宇文化及弑君北上,诏领兵在外的陈棱留守江都。陈棱为杨广发丧,改葬吴公台下。
陈棱并不买宇文化及的诏,要不是他走的快,陈棱还要攻打他,陈棱直接向长安的李渊拥立的义宁天子上表拥护,继续守卫江都。在李渊称帝后,陈棱也上表拥立,仍为江都太守。
陈棱勇悍,还很忠义。
不过他虽早归附长安,但相隔遥远,跟幽州罗艺一样,朝廷其实也管不到他。
现在他败了,李渊也不觉得是大唐丢了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