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裴寂六万大军即将抵达······”
刘季真听着手下的禀报,陷入沉思。
这位自称突利可汗的山胡,身长魁梧,肩宽臂长,颧骨突出,鼻梁高挺,双颊因风霜侵蚀而暗红皲裂,满脸浓密的络腮胡须十分潦草凌乱。
“该死的六儿,”
刘季真眯起眼睛,目露杀机。
他这个六弟,居然吃里扒外,联合外人要来打他。
这次出兵浩州,可以说是老本都亏掉了。
他聚兵三万,将一万人马交给六儿,结果这个老六在浩州十分无能,最后还带着七千人降了唐,如今又要反过来打他。
如果仅是老六来攻,他是一点不怕,但挂帅的是李仲文,
想起那日浩州城下,李仲文仅以三千人,却瞬间就突破了六儿一万人马的正面防御,如虎入羊群似风卷残云。
事后他复盘过那场战斗,
惊讶的发现就算当时是自己替代六儿,也未必能挡的下这家伙的一击。
李仲文统兵来攻,
而那个十七岁的总管李逸坐镇浩州,距离石也仅一百六十里。
唐朝宰相右仆射裴寂又带着六万大军将至。
心中升起股绝望感。
他现在虽据有离石城,但整个石州他并没能完全占据,如今唐军四面来剿,他怎么办?
打肯定打不过,
弃石州北上投刘武周还是突厥人?
他摇了摇头,弃了离石,他就成了丧家之犬,在刘武周那又能得到什么礼遇呢,这才是他的根本。
在他的不安与犹豫中,
李逸的使者来了。
“在下浩州兵曹参军任骘,这位是吕州总管李公麾下李存悌将军。”
刘季真看着面前的两个唐使,
那个叫李存悌的明显是个胡人。
“我以前是陇右赤排羌部的,兵败被俘成了唐奴,皇帝把我赏赐给李总管·······”李存悌见这家伙一直盯着自己,便把自己身份说了遍。
“李总管待人仁厚,对我等异族戎狄也一视同仁。
刘将军,令弟当初粮尽走投无路请降,李总管也是一直待他不错的,如今向朝廷表奏他为岚州总管,
刘将军想必也当知晓,李总管已经调了李仲文将军为离石道行军总管,即将统兵三万人来征讨。
但刘六儿将军为你求了个情,李总管呢也愿意再给你一个机会。
只要你现在归附大唐,改旗易帜,那过往的事既往不咎。
李总管还愿表奏朝廷,请授你石州总管之职。”
任骘在一边笑着听这位羌将劝降,末了补充一句,“三日,三日后李仲文将军的三万人就将抵达此城下了。”
刘季真捋须,“归附大唐也不是不行,但我也有条件。”
“刘将军请说,”
“我听说南阳朱粲曾称楚帝,归附大唐后,天子赐封他为楚王。还有黎阳徐世绩,降唐后被赐国姓。
你们李总管,听说也是赐属籍宗正。
我要求也很简单,长安天子也赐封我王爵,再赐国姓,然后再授我石州总管、刺史,我要总管汾晋以西大河以东的离石、楼烦、龙泉、文城四郡。”
对面刘季真的狮子大开口任骘并没有当面拒绝,
笑道:“好,我会立马将这消息让快马送回李总管处,等候他的回复。”
信使快马半日就把刘季真的条件送到浩州。
众人听闻刘季真的要求,都觉得非常无理。
李逸却只是微微一笑:“刘季真说的倒也没错,朱粲投降,陛下也照样封楚王,他想要封王赐姓拜总管,也不过份,好了,回复刘季真,我立马将他要求上奏天子,
也会暂停发兵讨伐离石,但他现在起也不得再侵掠朝廷州县,不得再与突厥、刘武周勾结。
否则,本总管立即让李将军发兵三万讨伐。”
刘季真也很快回复,他静侯长安天子的答复,在此之前,他愿意休兵罢战,他兵马不出石州,希望唐军也不跨进石州,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对此李逸表示同意,于是双方达成一致。
浩州城中,
李逸对诸将道:“离石刘季真暂时没有威胁了。”
“总管,那是否可以出兵介休。”
李逸摇头。
“再等等,裴相再有半个月就能到了,到时就能反攻,我们也不急于这时。”
“先整修器械,训练兵马,调集粮草,做好准备。”
面对一万多人守的介休城,李逸一点进攻的欲望都没有。他又没有一个道澄和尚肯做内应夺门,这么热的夏天,没必要去玩命。
等裴寂来吧。
他觉得自己这趟河东之行,立的功劳已经不小了,那么拼命干嘛。
李逸这个吕州总管,现在手底下各路人马加起来三万六千余人,但战力其实挺堪忧的,菜就多练,就猥琐,不能急,急了就是送人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