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百姓的声势。
也都传到了宫内。
在王千禾感慨着,陈怀信居然已经得到了,百姓这样的推崇时。
那些世家官员的脸上,则是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一群白眼狼!”
“一个灭国之贼,如今窃了朝政,改换了门庭,竟然能够受到他们如此追捧,简直忘本。”
“说的对,不过就是给了那些未来之人一点好处罢了,就让他们现在都不计国仇家恨的去支持,简直天理难容。”
“这些贱民就活该永远被踩在脚下。”
“离谱!简直离谱!”
世家官员们对此讨论不休,但声音也不敢太大,不然被姬清珞知晓,那就不好了。
可是他们的内心,却愈发感到难受。
现在。
陈怀信被国家意志所保护。
而且百姓对他也非常崇拜。
这让他们几乎不可能、改变如今的现状!
除非对方能够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颠覆现有的一切。
但是就眼下来看,推演当中所呈现出的形式一片大好,无论怎样都瞧不出有翻车的端倪。
王千禾对此事则是另有看法。
“第一次推演的时候,陈怀信就借助于民生影响力,将自己的统治加强稳固。”
“甚至不惜把自己的长子派了出去,在民间接触,并且基层活动。”
“他对百姓,是真的好呀!”
而那不远处的姬清珞,也是连连感叹。
“百姓有这般凝聚力,仅是对外的意志便这般慷慨激昂,实属千载难逢的罕见。”
“最重要的是能够贯穿过去和未来。”
“这才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手段。”
不管先前的承国,究竟用了哪些国政和律法进行约束,总会有不同的反响。
至少在领导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更不要提那些世家官员从中作梗,影响国家的整体凝聚力。
“原来只是如此简单就够了。”
说话间姬清珞眼眸低垂,心神孤清。
并非是她不想再进一步,而是如今的形势并不允许。
真的想要像陈怀信那样大开杀戒,更不现实。
如今的承国上下还是被这世家官员占了大头,虽然自己先前杀鸡儆猴,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却是治标不治本。
国统之权在手,不代表话语权也在自己手里。
承国立国根基还是依托于世家,所以想要给百姓的好处,也只能是遥遥无期了。
时也命也!
现在的她,除了只能目睹推演当中的煜国日渐强盛外,其他能做的太有限了。
“陛下。”
关键时刻,王千禾开口了。
“道论之事,只怕要有分晓了。”
“陈怀信的安排已奏效,道教领头人进宫了。”
从天幕之上的推演来看,接下来道教领头人去见陈怀信,势必就是要讨论道教思想整合的问题,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更有可能是一个机会!
因为这其中的变数,便在于利用教派对国家的影响做出政改。
先前,黄巾军起义时就是如此。
一个天师下凡,雷公助我炸开造反路。
一个道观主,布衣相随,立国为政兴教义。
这种相辅相成的好事必然有可取之道。
而当下他们承国举国目睹此景,如果真的能够从其中学到什么,说不定也可以此为效仿有所变化。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