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吃饭!”易中海把手里的杯中酒饮下。
易中海心中的想法,没有对任何人说,他这个人心思重,啥事儿都喜欢自己憋着。
很多事儿,甚至连枕边人的王桂香,都不知道。
比如他截留了何大清寄给傻柱兄妹的信件和生活费这事儿。
当然他想把傻柱当做养老双保险的事情,王桂香是知道的。
毕竟这事儿需要长时间的公开的对傻柱进行洗脑教育,瞒不住人。
院子里其他人家,只要是稍微精明点儿的,都看得出来。
只是事不关己,也没人愿意为了傻柱和何雨水这两个‘孤儿’,和易中海这位一大爷交恶。
而且傻柱这人,混不吝,那张嘴不饶人,经常一句话让人下不来台。
又仗着学过两天摔跤,还有厨子不缺吃喝,和颠锅长的力气。
在院子里可谓是横行霸道,各家各户年龄差不多的那些同辈,少有没被傻柱揍过的。
易中海的手段虽然还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引导傻柱,让他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可是这群从旧社会走出来的人,有几个是简单的?会看不出来?
至少院子里前院阎埠贵,后院儿许富贵都看出来了。
只是他们不说,乐的看笑话而已。
当然傻柱其实也不傻,只是身在彀中,被易中海误导了。
其中贾东旭的媳妇儿秦淮如,是易中海能够引导傻柱的一个重要筹码。
秦淮如嫁到院子里的时候,傻柱才十六岁,正是少年慕艾的时候。
而秦淮如又是个长得好的,还住在傻柱家旁边。
这时常相处下来,逐渐的傻柱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
那个在院子里水池边上洗衣服的身影,成了他心目中的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这人一旦带上了滤镜看人,那么就啥也看不清了。
傻柱也不想想,就这个时代,家家户户有几件衣服?
用得着天天洗?秦淮如又不是专门洗衣服的洗衣机。
所以易中海就以贾家为突破口,对傻柱灌输什么邻里互助,团结友爱的观念。
只是这个观念被他扭曲,专门指代了贾家,而不是全院儿。
说贾家日子怎么不好过,怎么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不然院子里比贾家更困难的也不是没有,中院儿老王家,一个老太婆带着个半大孙子。
儿子儿媳在解放前,被白狗子给害了,家里连个顶梁柱都没有。
穿堂屋老李,身体有残疾,每天捡破烂为生。
这两家,不比贾家困难?可是他们谁得到了傻柱的帮助?
易中海倒是给过这两家一些棒子面,但是也就几次,一次一两斤的量。
加起来不过十来斤棒子面,可是却为易中海谋取了一个帮助邻里的好名声。
易中海吃过饭,一大妈收拾了碗筷,回到屋里,又去打来热水,给易中海洗脚,同时询问。
“老易,后院儿老太太之前提的那事儿,你到底咋想的?”
“我再想想,再想想!”易中海想到后院儿那个老太太说的事儿,好心情又变坏了。
那件事儿可不是那么好办的,要是操作不好,容易反噬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