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盘点到了这一刻,朱元璋心里也明白,朱绫是继承皇位最好的人选。
想是这样想的,但不意味着他想早点退位。
首先,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权力就是第二条生命。
历史上的皇后做梦都想当太后,却没有哪一位皇帝盼着当太上皇。
朱元璋作为传统帝王,哪怕再疼爱朱标,也没想过早点禅位给他,这是人性使然。
再者,朱绫行事狠辣,刚正强硬,眼里不揉沙子。
若是直接禅位给她当皇帝,掌权之后,极有可能对造了恶孽的藩王大开杀戒。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儿子们落得未来凌迟处死的凄惨下场。
在没有解决好藩王问题,化解彼此间的矛盾,他绝不能轻易退位,否则骨肉相残的悲剧必将上演。
这一点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标儿,你说这事儿咋整?”
朱元璋心乱如麻,不断摩挲着手。
这种涉及到皇权传承的大事,朱标也不敢随便乱说,只道:“民心即是天意,父皇不用急着退位,只要让百姓觉得,绫儿是未来无可争议的继承人就足够了。”
这话一出,朱元璋眼睛嗖地一亮。
马皇后也道:“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当皇帝才能做,只要确定继承身份外加放权就行,譬如历史上的唐明皇李隆基,在他当太子时,唐睿宗李旦就让他全权处理国家大事。”
唐睿宗李旦多年身处权力争斗漩涡,苦不堪言,曾经三让皇位。
他本来不想当皇帝,但由于身份特殊,在李显死后,他成了李治和武则天唯一在世的儿子,皇位他不想要也得要。
李旦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去封李隆基为太子,早早放权给他。
朱元璋要是不想退位,也可以封朱绫为皇太孙,放权给她搞改革。
如此安排,朱元璋既不用被迫退位,老百姓也可以提前分到土地,过上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马皇后说完,又冲着蓝玉等淮西武将眨了眨眼。
朱绫上位是大势所趋,不赶紧示好还等什么?
未来朱绫搞改革,大大得罪文官群体,更得好好拉拢武将。
上一期的盘点,蓝玉等人已经知道,正因为有朱绫的存在,他们这群大老粗才避免了皇帝晚年的血腥清洗,平安活到了新帝登基。
朱允熥注定是很难继承皇位的。
若是不支持朱绫,来日只会将另一个世界朱允炆上位那样,难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
稍微有脑子的,都知道该怎么选。
蓝玉与几个老兄弟对视一眼,最终上前道:“恳求皇上下旨册立皇太孙,昭告天下,以安百姓之心。”
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定底层百姓疯狂拥护朱绫登基即位。
此刻民心躁动,大明统治根基不稳,朱元璋要是不想退位,唯一的办法就是册立皇太孙,并放权给朱绫搞改革。
太子还没继位,就急不可耐让太孙上位。
朱标夹在朱元璋和朱绫中间,身份着实尴尬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