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宁无奈叹息,冲好两杯热气腾腾的奶粉,削了个苹果,便拿起相机出门。
自从上次打饭时站在沙袋上冲霍斩棘说完那番话后,她心里隐隐约约起了个念头。
灾难前报道英雄人物的太多了,表彰会坐席永远留给戴蛤蟆镜的技术员,却鲜少有关注幕后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她打算做成一个系列的小故事,下午就近先去医院取材。
距离上次过来,海水明显退去不少。
姜宁宁一米六五左右,水刚漫到大腿,大约有八十厘米深的样子。
不过科研组从深山里出来,除了带来最新的雷达设备,还升级了水域救援服。
防水性更高,也更保暖。
这时候就能体现出瘦子的好处来了,姜宁宁里面穿着厚棉袄,外边套着全套的橙色救援服,完全不显臃肿。
有人在家属院跟医院两端绑了麻绳,水流不湍急,走过去没什么问题。
五分钟后,顺利抵达医院门口。
一楼门外大爷坚守岗位,小护士没有防护服,淌在冰冷的水中,双手正托举着药箱艰难往楼上搬。
寒风一阵阵的吹,把冰冷的湿气吹进骨头缝儿里,冻得她浑身打冷战,好几次托不稳药箱。
姜宁宁简单拍了两张,收起相机上前帮忙。
药箱重量减轻,小护士诧异地回头,眼底下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显得十分疲惫,“是你啊,小姜干事!”
她年纪不过也才二十出头,姜宁宁抿了下唇,问:“你这是多久没睡了?”
小护士笑弯了眼,一点不诉苦:“睡了!我们都换班轮着眯上一会儿,陆大夫才辛苦呢。”
上楼梯后左手边201室,一道沙哑的声线响起:“先给3床用多巴胺,抽动脉血查乳酸——纱布!谁他妈把生理盐水放保温箱了?”
那突如其来的吼声,吓得姜宁宁睫毛轻颤。
“陆大夫两天没合眼了。”
小护士眼神有些钦佩,压低了声音:“台风前夜他带医疗队进山巡诊,回来路上卡车翻了,药材全泡在汉江河里……”
姜宁宁透过门缝瞧了眼,年轻的大夫胡子拉碴,穿着身皱皱巴巴的白大褂,上面混杂着泥巴和凝固的血液。
然后她听到小护士又说道:“说起来,那天就是陆大夫把江工救回来的……”
东西搬到楼上后,小护士谢绝她的帮忙,独自抱起药箱忙碌去了。
鬼使神差的,姜宁宁调转方向回到病房门口,年轻大夫差点与她撞上。
姜宁宁往后退开两步,扬起笑容:“抱歉陆大夫,我想请问下江工在哪个病房?”
一双略带审视与不悦的目光便落在她身上,“江工情况很不稳定,没办法接受采访。”
知道他误会了,姜宁宁赶忙解释:“我丈夫是霍东临,江工是他的救命恩人,我是特意来探望他的。”
这个借口有点拙劣,哪有来探望病人两手空空。
但现在情况特殊,姜宁宁又是从海岛借调过来的救援人员,身上没带东西也很正常。
陆大夫语气诧异:“你是霍队的妻子啊?前两天有位姓关的女同志总跟着他,我还以为是他对象呢。”
姜宁宁立马猜出来那位女同志是谁,不是说关文雪也被关起来审查吗?为何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