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山寨里的山民自然是没有什么山下的户口,下山获取食盐之类的东西也不方便,但他们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傻子才下山呢!
缴纳赋税,那跟给地头蛇交保护费有什么区别,山里多逍遥。
只是,对方说到立户的这事却听入了董仲清的耳朵,他扭头看向兄长。
“大哥......”
“快走,咱们还有去镇上卖东西呢,你嫂嫂做的衣裳,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哎。”
董仲清看了旁边的人一眼,才加快了脚步。
第145章 卖衣裳
黔州自古以来都是边远异族聚集之地,人口并不算太多,所以上头管辖的城也并不多。
再加上山连着山的地形,路并不好走,但人们还是有物品交换的需求便形成了几个村落聚集在一起,就会有一处繁华热闹的集市。
在这附近,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小镇——福林镇。
大抵是因为山里很多人下山换取日常用品都是通过附近的小镇,所以福林镇也格外热闹,许多外地的走商专门来此交换山货,只要将山里的珍稀山货拿去其他地方贩卖,便可大赚一笔。
且他们从外地带来的日用品或是食盐之类的东西,也很受此地百姓的青睐,往返都赚,何乐而不为?
董伯年一行人到达镇上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专门交换山货的早市已经结束,他们只能在附近待上一夜,等着第二日再去早市上交换货物,只有那时的人才是最多,价格也能稍微卖得高些。
为了省下住宿的费用,众人便商量在附近的河边生上一堆火,熬上一夜就好。
走在路上时,董伯年便看到镇上有一间绣铺,想到妻子让他带着的两件亮布做的衣裳,他便对着董仲清嘱咐了一句,随后带着装着衣裳的包袱进了铺子。
山寨里的人见他进绣铺,以为他是要去卖绣品织带的,只当做没看到,倒是有几个汉子下山时也带着家里媳妇做的绣品织带和洞布,便跟着一起进了绣铺。
小姑娘对于色彩缤纷的铺子总是格外向往些,吴文兰便也跟着进去瞧热闹。
“几位客官,你们这是要看什么,还是卖东西?”
绣铺的老板娘是一个鹅蛋脸的妇人,眼角下的肉似乎格外多些,哪怕脸没有多大,但看着却格外圆乎,有几分年画上喜庆的福娃模样。
董伯年将包好的淡青色包袱摆上杉木雕花柜台,随后将上头打的结解开,露出其中闪耀着光芒的亮布衣裳,险些没将绣铺老板给晃掉了眼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