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为押运官,实属大材小用。到我身边来,任何职位,任你挑选。”曹操紧握苏晨之手,目光温和。
许褚暗暗侧目。
“曹公,实话告知,我对仕途无意。押运官之职,已足我心。”苏晨淡然抽手。
辎重营生活安逸,日日悠闲,酿酒、种花、垂钓,何乐而不为?
此地,于我而言,再合适不过。
“这……”
苏晨虽拒,曹操眼神却愈发炽热。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亦不强求。掌粮主簿赵阳与你交好,有事可找他相助。”
“多谢曹公。”苏晨起身,拱手致谢。
“提及此事,若我夜袭乌巢,袁绍必遣兵救援。我担心此计难成,万一袁军及时回防,我军如何应对?”曹操示意苏晨坐下,忽然问道。
“哈哈……曹公多虑,此计必成。若仍不放心,可领轻骑埋伏,待袁军至,与主力前后夹击。”苏晨回答。
“妙哉!正合我意。我自率军前行,苏晨,静候佳音。”
曹操起身,深深望向苏晨,心中暗笑:还说不懂谋略?一试便知深浅。
曹操心中暗喜,但未言表。
此刻,非揭露之时。
他坚信,时机成熟,苏晨必将成为他的首席谋士!
殊不知,曹操表面和善,实则已为苏晨布下棋局。
心中已有良策,却仍于危急时刻费心布局。
只能说,苏晨年轻,未能识破曹操这只老狐狸的计谋。
深夜,袁军主营的中军大帐内,曹军夜袭乌巢的消息如狂风般席卷而来,令众人惊恐失色。
袁绍亦不顾寒冷,从暖榻跃起,迅速召集群臣武将商讨对策。
大帐内一片寂静,人人屏息,生怕触怒袁绍。
毕竟,许攸的叛变已让袁绍的威望受损,谁敢此时发言,无疑会激怒他。
袁浩环视四周,心中暗叹,若田丰尚在,局面或许不同。
沮授见状,适时站出:“主公,乌巢有淳于琼的一万守军,曹军难以速胜。主公应速派重兵增援,既能击退曹军,又能保住乌巢,此乃上策。”
袁绍点头,觉得此计可行,随即询问:“谁愿领军救援乌巢?”
众将纷纷请战,袁绍一时难以决定。沮授再道:“主公,张郃、高览皆为良将,臣建议派他们领兵五万,定能抵挡曹军。”
“好!”袁绍同意,决定派张郃、高览前往。
想到手下四大名将中的颜良、文丑已亡,袁绍不禁感慨。他曾让刘备招揽关羽,但刘备却无音讯,令他失望。
袁绍心中暗自咒骂刘备,正欲下令,忽有一谋士惊慌上前,疾呼:“主公,此举断不可为!”
其缘由有三:乌巢乃粮草重地,淳于琼已设重防,非三万曹军不可破;张郃、高览皆为勇将,调其援乌巢,实为大材小用;且吾有一良策,既能解乌巢之危,又能令曹军自顾不暇。
袁绍闻言,面露讶色,未料郭图竟有此智。
他急问:“速说,此计怎样?”
郭图得意环视,缓缓道:“此乃围魏救赵之策。曹军分兵乌巢,主营必虚,此时反击,正当其时。主公若遣大军攻曹营,乌巢之围自解。”
袁绍沉思,细品郭图之言。
沮授听后大惊,心忖:此计若行,曹营能否攻下未知,乌巢必失无疑,岂不违今日战略?
未及沮授发言,袁绍已决:“令张郃、高览率八万精兵突袭曹营,蒋奇率万军增援乌巢。”
郭图笑赞:“主公英明!”
沮授欲言又止,终沉默。他深知袁绍一旦决定,他人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