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96章 火药初现,刘封反间司马懿

第196章 火药初现,刘封反间司马懿(1 / 2)

章武五年(225)年。

正月一日。

新城郡。

房陵县。

嘹喨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诸乡、亭士民,皆闻鸡鸣而起,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房陵城内。

燕王府中。

孙成带着刘林、刘爽、刘瓒抱了一堆竹节在庭中,将竹节小心翼翼的扔进火中,听着那哔哔的声音,欢呼雀跃。

看着四个少年围着火堆玩着爆竹,刘封的嘴角泛起几分笑意。

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战乱时代还能享受下天伦之乐亦是庆事。

爆竹的起源很早。

在没有火药的时候,都是挑选细竹节扔进火中,制成最原始的“爆竹声”。

唐代炼丹士完善了火药配方后,民间又开始将火药填入竹筒或纸筒,制成更响亮、可控的“火药爆竹”,也称为“爆仗”。

到了宋代又用火药和金属粉末混合产生有光效的烟花。

将火药的娱乐性发展到了极致。

想到火药。

刘封又想到了火药的核心配方硫、硝、碳。

不过硫和硝在当前这个时代还只是药用属性,还未有炼丹士将其衍生到火药上。

亦或者说:或许有炼丹士偶尔误打误撞的碰巧制作了火药,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火药配方理论。

刘封记住的也不多,只记得基础配方有硫、硝、碳和简单的流程。

毕竟。

除了真正的爱好者,大部分都是直接去买烟花爆竹了,也没几个会真的会闲到无聊实验火药配方。

然而眼下这个时代,也没地儿去买烟花爆竹。

刘封嫌弃火中烧竹节的方式太土,于是让田七去取了部分硫、硝、碳,然后就在庭中研磨硝石。

看得孙成、刘林、刘爽、刘瓒几个半大小子一阵好奇。

刘封也不浪费劳动力,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让孙成负责研磨硝石,让刘林负责敲碎硫磺,让刘爽负责研磨木炭,让刘瓒负责准备细竹节(一端留节,一端开口)。

随后又让田七小心翼翼的将三种粉末混合搅拌均匀。

刘封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也知道这种粗制滥造的火药极不稳定,混合或储存中都可能因为摩擦、受热而自燃或者爆炸。

让几个少年来搅拌显然不安全。

选择细竹节也是为了避免量太大出现意外。

田七个性稳重。

既然刘封说了这三种粉末混合在一起可能会出现危险,田七自然不会当耳边风。

搅拌均匀后。

田七又按刘封的叮嘱戴上了牛皮手套,然后将粉末小心翼翼的装入细竹节,压实,再用浸硝的细麻绳当引线,另一端用黏土密封。

一枚粗制滥造的“火药爆竹”制作成功。

说是“火药爆竹”,但刘封也不知道能不能爆,毕竟只是简单的提纯,能不能成看运气。

“点燃试试。”

刘封示意田七将引线点燃。

田七小心翼翼的将引线点燃,然后按照刘封的吩咐往庭前一丢。

“咦,没反应?”

刘封见这枚“火药爆竹”没响,又瞥见几个少年投来的狐疑目光,顿时感觉有些面子挂不住。

戴上牛皮手套,刘封捡起庭前“哑火”的爆竹,抖掉黏土倒出“火药”,低头想了想:“应该是比例不对。硫、硝、碳是几比几?123?还是321?嗯,不管了,多试几次,只是制作个小爆竹,孤就不信还不成了。”

刘封这次也不让田七动手了,直接亲自调配方,制作一个就让田七去点燃,同时让孙成负责记录比例。

一连制作了十几个,全哑火了。

刘封的面子更挂不住了

看着最后一点硫和硝,刘封直接让孙成记录了比例后,又加了比硫磺多一点点的木炭,然后混合到了一起。

【好歹让孤也成一次吧。】

刘封这次也不让田七点引线了,亲自走到火堆前,将引线一点,然后往庭前一扔。

只听得“啪”的一声响,紧接着又是“吁”的一声。

“成了?”

刘封不由眼前一亮。

不枉孤制作了十几个,总算有一个成的了。

还没等刘封介绍这火药爆竹,虞翻就黑着脸来到了庭院,鼻子嗅了嗅,看到了庭院中石桌上的硫、硝残渣,脸色更黑了。

“咦,仲翔公,新年好啊。”刘封呵呵一笑,拱手问礼。

虞翻拱了拱手,依旧黑着脸,随后目光又落在了地上哑火的细竹节上。

随手捡起一个,将细竹节中的“火药”倒出,又嗅了嗅,那脸色已经黑得仿佛跟锅底一样了。

“殿下!硫、硝皆是辟瘟疫的稀缺药材,你怎能将其用于玩耍?”虞翻丝毫没顾忌孙成、刘林四小还在,毫不留情的呵斥刘封。

硫磺燃烧后有驱虫、抑菌用途,虽无汉代直接记载,但东晋《肘后备急方》提到“辟瘟疫药”含硫磺,承袭应比成书更早。

硝石性寒,可用于缓解瘟疫伴发的高热、便秘等症状,《神农本草经》载硝石可“涤去蓄结饮食”,或通过泻下法排出“热毒”。

虽说汉代对瘟疫病因归为“疫气”“瘴疠”,缺乏微生物学知识,硫磺、硝石的使用更多基于经验与巫医结合。

而硫磺熏蒸虽有一定消毒作用,但浓度控制不当易致中毒;硝石泻下可能加重患者脱水,风险极高。

但对于当前的医理背景而言,虞翻也是相信硫磺硝石是防治瘟疫的药材,而且是稀缺药材。

见到能防治瘟疫的稀缺良药被刘封拿来制作玩耍用的巧物,还浪费了一地,虞翻都没当场喷“文骂”都已经是有涵养了。

未等刘封回答,刘封的长子刘林就维护道:“不是玩耍,父王说要制作不用丢火堆也能响的爆竹,是用来驱邪以辟山臊恶鬼的。”

刘封不由扶额。

孤的好大儿啊,你跟仲翔公讲什么道理啊,你讲得过吗?

果然。

下一刻。

虞翻就开始吹胡子瞪眼,喝道:“《易》云'君子以俭德辟难',殿下岂不闻乎?昔成汤桑林祈雨,素车白马自囚于野;周公握发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此物《神农本草》列中品,硝石涤肠胃积结,硫磺杀疮虫邪气。昔日荆楚大疫,三户之中必有一殍,医工跪求此药而不得!

是驱邪以辟山臊恶鬼重要,还是辟瘟疫以救百姓重要?孰轻孰重,殿下岂能不知?

昔桀纣作琼室象箸不过耗材于口腹;殿下焚救命药石作爆竹以充稚子戏具,可知羞否?”

刘林瞠目结舌。

本来是想替刘封辩解两句,结果虞翻骂刘封骂得更凶了,竟然都拿桀纣来比了?

刘林心中不服,刚要开口,刘封却是抢先一步,先按住刘林的头。

然后拱手一礼向虞翻致歉:“仲翔公,是孤错了!”

同时又轻斥刘林:“还不快向仲翔公赔礼?”

刘林见刘封都低头认错了,纵是心中不愿,此刻也不敢忤逆,也低头行礼致歉:“仲翔公,是小子无知。”

虞翻见刘封果断认错,又带着刘林认错,语气也随之一缓:“先贤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殿下切忌不可因为骄矜而忘了士民之苦。”

刘封连连应诺,又示意孙成几人暂回后院。

等孙成几人离开后,刘封这才道:“仲翔公,孤并非是要玩物丧志。方才目睹少年戏玩爆竹,偶有所感,硫、硝、碳三物混合,可为爆炸之物。

量少,则只是稚子戏具;量大,或可为攻城拔寨的利器。

或用于火攻烧寨,或是用于爆炸摧城,仲翔公通医理,可寻些医工,看有没有办法能将硫、硝的产量提高。

如此,军用不缺,民用亦不缺。”

虞翻听得心惊:“硫、硝、碳三物混合后的爆炸之物,当真能用于攻城拔寨?”

刘封笑道:“就方才那爆竹的威力,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大量的硫、硝来调配测试后,才有可能制作出能用于军事爆炸之物?”

虞翻低头想了想,道:“硫、硝虽然采取不易,但殿下既然想要,我会想办法的。”

随后。

虞翻聊及来燕王府寻刘封的正事:“根据细作的反复探查,已经可以确定,北方的确有大量曲辕犁的出现。观其制式,与荆州所用一般无二,我怀疑是有人偷描了图纸且仔细观摩了制作流程,否则只是匠人拆卸仿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

汉代主流的直辕犁结构简单,而忽然在荆州出现的曲辕犁结构复杂,工匠需理解其力学原理,如重心调整、省力设计,以及复杂部件如可调节的策额、犁箭等等。

若没图纸或完整的制作流程,短时间内仿制难度极高,基本不可能实现。

除了技术泄密,没有第二种可能。

而要技术泄密,能接触到官营作坊的人,可不多!

“仲翔公辛苦了,此事孤已知缘由。区区一个曲辕犁,泄密就泄密吧,就当是北伐掀起战祸,对中原百姓的补偿了。”

刘封看得很开。

曲辕犁本质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为了能让地里产出更多的粮食来。

粮食,自然是给人吃的。

给南方的汉人吃,也给北方的汉人吃。

刘封打的是北方的曹魏政权,而非是杀尽北方的汉人。

故而。

似那种让北方闹饥荒的黑暗兵法,刘封是不屑于用的。

曹叡焚烧长安的粮仓时,都气得刘封破口大骂曹叡饱汉子不知饿汉子讥。

肉食者谋,谋的是天下和万民,岂能为了天下而不择手段不顾万民?

最新小说: 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全能偶像也要打排球! 咋办?我爹是奸臣! 陵江案 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 水浒之新宋江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皇朝:白粥榨菜管饱后,我竟黄袍加身了 小兵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