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则激曹仁怒气。
败,则骄曹仁傲气。
不论成或败,都有极大的机会将曹仁引入博望坡,而到了博望坡的狭隘地带,曹仁的骑兵就等于自废四蹄。
扬长避短,巧借地利。
这是对付骑兵的核心。
黄忠轻轻捻了捻花白的胡须,认真思考了岳举的提议后,调整了方案:“若岳将军前往劫营,曹营诸将未必肯追;可让寇将军引兵踹营,岳将军在后方接应,或有机会将魏兵引入博望坡。”
简而言之:寇安国白日拉的嘲讽太多,又是主将之身,曹营诸将未必按捺得住。
对于这个方案,寇安国和岳举都没意见。
寇安国兴致昂扬:“今夜就让曹营众将知我威名。”
当即。
黄忠挑选了精锐千人,由寇安国带着方月、潘风二将,趁夜去偷袭曹仁在博望坡北的大寨。
岳举、杨兴二将则引千人在后方接应,黄忠亲引俞射、穆舜、严成、何元四将引三千人在博望坡设伏。
是夜。
月黑风高。
初春的夜晚寒意依旧。
曹仁大寨中。
诸营戒备森严,更甚于往常。
这几年曹仁的战绩一塌糊涂,不是在樊城被关羽吊打,就是在樊城被刘备吊打,就连濡须口都能被孙权嘲讽。
别说“天人将军”了,就连这个“大将军”都越来越饱受质疑了。
故而曹仁用兵上也越来越谨慎、保守,不肯轻易弄险。
白日里不仅下令各营无令不得出战,夜晚更是让安排诸将两两轮值巡夜。
上半夜是朱盖和殷署,下半夜是徐商和吕建,又令曹泰、常雕、诸葛虔、王双分守营寨四方。
如此谨慎的作风,就连长子曹泰都不能理解。
对方只是刘封麾下一个小小的偏将军,还极有可能是靠关系才晋升的,根本不值得曹仁如此谨慎以对。
用防备刘封、赵云、黄忠这般大将的方式来防备寇安国,犹如杀鸡用牛刀。
南营。
闷闷不乐的曹泰,让亲卫小校曹方去取酒。
看着脸上写满了“别来惹我”的曹泰,曹方硬着头皮劝道:
“将军,大将军早有军令,未得许可,营中禁酒。”
下一刻。
曹方如坠冰窟。
曹泰冷冷的声音响起:“你在教我做事?”
曹方吓得连忙请罪:“将军息怒,小人不敢!”
冷哼声紧接而来。
曹方咬了咬牙,不敢再劝,取来酒水温与曹泰。
看着一口一口闷着酒水的曹泰,曹方暗暗寻着理由:将军是大将军之子,应不会受到责罚。
曹泰一边饮酒,一边谩骂白日搦战的寇安国祖宗三代。
骂到愤愤处,更是咬牙切齿,怒目圆睁。
待得酒水饮尽,曹泰这才骂骂咧咧的卸甲上榻。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中。
曹泰看到了寇安国在阵前耀武扬威,怒不可遏,大呼出阵,一枪将寇安国挑落。
随后策马横行于两阵之间,大呼痛快。
“将军,快醒醒!将军,快醒醒!”
在梦中大杀四方的曹泰,被曹方摇醒。
迷糊的扫了一眼周围,曹泰不由怒喝:“何事惊我?”
梦中大杀四方被忽然掐断,曹泰只想继续睡个回笼觉,好接着刚才的梦继续。
曹方急道:“将军,有贼兵劫营!”
劫营?
真敢来劫营?
曹泰睡意全无,猛然起身喝问:“来者何人?”
曹方摇头:“小人未听清楚,徐将军已经引兵去战了。”
曹方口中的“徐将军”就是巡夜的徐商。
徐商正好巡视到南门,惊见寇安国引兵来劫营,遂引兵前往迎击,又下令吹响了“敌袭”的号声。
曹泰本就窝了一肚子气,又被曹方从梦中拽醒,此刻心中烦躁难忍,也正想寻人厮杀。
当即。
曹泰披甲持枪,招呼近卫精锐直冲南门。
见徐商正在指挥军士守寨,曹泰策马喝问:“徐将军,是何人敢来劫营?”
徐商回呼,语气中有几分恼怒:“是那汉狗寇安国!”
听到“寇安国”三个字,曹泰的怒气再次飙升:“好!好!好!我不去寻他,他倒来寻我。
徐将军,汉狗劫营,兵马必无太多,你与我齐力杀出去,定要生擒寇安国!”
徐商犹豫:“可大将军有令,今夜若有人劫营,只可防守,不可出寨,以防汉狗有埋伏。”
曹泰怒喝:“寇安国一个小小的偏将,白日搦战,晚上劫营。如此蔑视大将军,你能忍,我不能忍!你若不愿,我自出寨厮杀!
量那一介小儿,能有何埋伏?看我今夜就夺了博望坡,斩了寇安国,为大将军出气。”
说完。
曹泰亲引步骑而出,怒喝声也随之响起:“我乃大将军之子曹泰,狗贼寇安国,可敢与我一战!”
隐约间听到呼声,寇安国寻声望去,见“曹”字将旗出现,又见曹兵越来越多,也不恋战。
鸣金声一起,众汉兵跟着寇安国就跑。
见寇安国要逃,曹泰更不愿放弃追击,一边驱兵追赶一边令人大呼“擒杀汉狗寇安国,重重有赏”。
徐商担心曹泰有失,一面派人通知曹仁,一面引兵策应。
追不多久。
岳举杨兴从斜刺里杀出:“将军莫慌,我等来也!”
寇安国回身大喝:“寇安国在此,尔等谁敢来战!哈哈!”
曹泰见状,凶性大起,不退反进:“区区伏兵,能奈我何!”
而后方。
见到汉兵伏兵的徐商,也拍马赶上:“众军莫慌,大将徐商在此!”
双方皆有接应,混战厮杀,谁也不肯服谁。
而在后方大寨中。
惊闻曹泰违令出寨的曹仁,大惊失色:“愚子,竟敢违我将令!”
若旁人违令,曹仁直接军法处置,斩了就斩了;可长子违令,曹仁可不敢真的就斩了。
担心曹泰又失,曹仁急令朱盖、殷署二将引兵接应,又令常雕引诸葛虔、王双守寨,提防有汉兵趁虚而入。
随后。
曹仁又亲率骁骑出营接应。
虽说锐气不如以往,但曹仁的调度之能并未因此而消减,反而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见曹营大军压上,寇安国也不恋战,再次鸣金而退,且战且走。
曹泰深恨寇安国,又自恃后方有大军策应,也不肯退,而是死死的咬住汉兵的后军。
及至狭隘处,徐商自后方追来。
急劝:“曹将军,此地乃是博望坡,昔日刘备曾设伏兵击败已故夏侯大将军。前方道路狭隘,黑夜中又难提防,倘若寇安国另设伏兵,我军进退不能,就危险了。”
曹泰瞬间反应过来,看着前方黑黝黝的狭隘山道,只感觉阴风扑面,死气横生,将曹泰的最后一丝酒意也驱散。
“哼!暂时饶了这厮!”
曹泰没有选择继续追击。
怒归怒,曹泰也不是不长记性的。
自古以来,同一个地点的奇袭埋伏难以有第二次成功,就因为后人会将其视为前车之鉴。
就好比韩信暗渡陈仓后,后世稍微厉害点的大将都会在陈仓部署重兵。
出奇制胜,重点在于奇。
若让人都猜到了,也就谈不上奇了。
曹泰并未撤兵,而是令军士原地休整。
徐商的话,曹泰只听了一半:黑夜中难以提防,白日里那就容易提防。
趁着寇安国劫营新败,曹泰想要一鼓作气。
对此。
徐商也没再劝。
只要曹泰不贪功冒进,就不会中汉兵埋伏。
等稍后曹仁来了,自然会约束曹泰,徐商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曹泰。
片刻后。
曹仁驱骑而来。
见到曹泰,曹仁脸都黑了,直接喝令左右将曹泰拿下。
“大将军,为何拿我?”
曹泰浑然不知今夜违令让曹仁有多气恼,挣扎着反问。
曹仁却是一鞭子抽向曹泰,喝骂道:“违我军令,竟还不知?罪加一等!”
曹泰心急辩解:“大将军息怒,白日寇安国辱骂大将军,我心中不忿,故而出寨追杀。只恨前方道路狭隘,黑夜中难以提防,故欲等天明后再追。”
曹仁语气一抬,更是压抑不住恼怒:“你还想再追?你还不知罪?”
曹泰理直气壮:“于公,大将军受辱,我等诸将皆应杀了寇安国为大将军出气;于私,我身为大将军之子,父受辱,子岂能不尽孝斩杀辱父之徒?我没罪!”
徐商见状,连忙近前劝道:“大将军息怒,今夜若非曹将军在,末将未必能击退寇安国。曹将军杀寇安国心切,虽有违军令,但也情有可原。”
徐商是个会说话的。
既给了曹仁台阶,又给了曹泰人情。
后续跟来的朱盖和殷署也纷纷近前相劝。
或是认为“惩罚曹泰,有损士气”,或是认为“胜而责将,徒让汉军耻笑”。
见众将皆为曹泰美颜,曹仁心中的怒火也渐渐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