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兵临襄阳(1 / 2)

皇帝既然有问,司马懿也连忙拱手应道:

“臣兄长已经久不在人世,臣也不好对此事说一说话。如今幸得陛下圣谕,又蒙陛下垂怜赐下关内侯之爵位,臣也可告慰兄长在天之灵了。”

司马忠、司马望二人也纷纷拜道:“下臣多谢陛下圣恩!”

“甚好。”曹睿微微颔首,抬眼看向刘靖:“刘卿在河内做得不错,朕去年秋日之时,曾听吏部给朕汇报过。”

“退下吧。”

“遵旨,臣等告辞。”刘靖似乎还没想到什么,行礼之后带着司马忠、司马望两位年轻人退后离去。

刘靖走后,曹睿若有若无的打了个哈欠:“朕乏了,你们也退下吧。明日辰时向洛阳行军,早些歇息。”

“遵旨。”帐中臣子相继退下。

毌丘俭自然是去关照戍卫之事,而司马懿又叫住了刘晔:“子扬,不知今夜与山阳公宴饮如何?”

刘晔只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想到陛下的封口令后,苦笑一声:“天子与旧时汉帝之语,恕在下实不能言,司空见谅。”

“无妨,无妨。”司马懿笑道:“明日就回洛阳了,洛中诸事搁置许久,大事小情也免不了操持一番。枢密院之事,就辛苦子扬多多为之了。”

此话并不用你说。

刘晔腹诽了一句,面上依旧带着礼貌的笑容:“谢司空提醒,告辞!”

“好。”

二人别过之后,司马懿缓步走到了自己帐前,右手刚刚碰到帐门之时,一瞬间似乎想到了什么,如同触电一般,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

右手扶着帐门,司马懿胸膛起伏了几下,平复了许久,这才快步入内。

方才陛下让刘靖离开之时,曾说过一句‘去年秋日听吏部汇报过刘靖政绩’之语。

吏部尚书乃是杨暨,陛下一等一的心腹之人。而吏部有一事众人皆知,乃是温县县令王祥被调往凉州最西端、敦煌郡中的龙勒县为县令。而王祥来自己家中之时,自己曾让王祥在吏部为刘靖美言几句。

秋季并非各地考评官员政绩之时,杨暨也不会平白无故向皇帝提及一个太守。那就定然是王祥了!

自己此前借王祥之事试探风气,陛下也肯定猜度出来了。可陛下非但没有明说,反而从去年秋季至今,朝中大事小情一如往常,自己职权所属也未变动半分。

到底有何事是陛下不知道的?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

与陛下轻描淡写对刘靖说的话语相比,为司马忠改名,为司马望换父亲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皇帝干预臣子家事,虽不经常遇到,但也不罕见。昔日黄初年间,夏侯尚宠溺小妾而冷淡了身为曹真亲妹的正妻,先帝曹丕亲自下令杀其小妾。

与先帝比起来,陛下也就改个名字罢了。追思功德而授关内侯,这才是对司马朗最大的慰藉。

心脏在胸膛扑通扑通跳着,就在汉帝刘协封地的浊鹿城外,司马懿竟然人生中第一次失眠了。

……

九月十日,荆州,襄阳城东南六十里的汉水之上。

接连在舟船之上行军数日,船只随着波涛日夜摇晃,素来养尊处优的吴国太子孙登也撑不住了,前半夜几乎没有合眼。

孙登第一日只在孙权楼船上待了半日,就带着诸葛恪等人到了全琮船中。正当傍晚孙登欲要返回孙权楼船之时,却被孙权下令,让他随在全琮船队之中,还让全琮给他专门配了一个艨艟。

如果说楼船宽阔且稳,可以作为指挥和运兵用舰,那艨艟就是专门的战船,船身狭长且窄,航速在各类水军战船之中最为快捷。

最新小说: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 布衣权相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三国之风起辽东 庶子又如何,我靠氪命成武圣 百战安澜 我是范进,中举后的大明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