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坞堡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和草药味,与木质梁柱散发的沉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战争过后特有的气息。
罗辰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精神异常亢奋。他正听取着管家罗福的报告。
“……少主,此次大战,我们彻底击溃了张猛的八千精锐主力。随后趁势攻破其后方大营,敌军万余乌合之众望风而逃。邢道荣的人马在营中大肆抢掠金银细软,而我军则按照您的吩咐,第一时间控制了所有粮仓、兵器库和药材库。”
罗福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展开一卷竹简,继续念道:
“此役,我军共缴获粮食三万六千石!这几乎是张猛搜刮的全郡存粮,他本想用此支撑大军,如今全成了我们的家当!另有各式兵刃五千余件,完整皮甲八百三十套,铁甲一百二十套,箭矢近五万支!还有大量的药材、布匹、铁料……足够我们武装一支数千人的大军!”
听到这些数字,议事厅内所有罗氏的核心成员,包括那些之前对罗辰颇有微词的族老,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狂喜之色。有了这些物资,罗氏坞堡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是瞬间鸟枪换炮,实力暴涨!
“人口方面,”罗福顿了顿,神色变得复杂起来,“从战场和崩溃的大营中,共收拢黄巾降卒两千七百余人,这些人大多是张猛的嫡系精锐。另外,解救被其裹挟的流民三千五百余人。按照您的吩咐,皆已暂时安置在坞堡外的临时营地,分发了粥食,由陈虎将军派兵看管,暂时还算安稳。”
六千多张嘴!
这个数字让厅内的喜悦气氛瞬间冷却了不少。粮食虽多,但也经不起这么消耗。更关键的是,那两千七百名降卒,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让所有人都感到心惊肉跳。
罗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罗氏坞堡周围的地形一览无余。他伸手在坞堡外大片的荒地上画了一个圈。
“我决定,将所有黄巾降卒和愿意留下来的流民,统一编成‘农垦队’。以十人为一伍,百人为一屯,设伍长、屯长,由我罗氏族人或夜枭队成员担任。开垦坞堡外的荒地,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所有农垦队成员,只要肯卖力气,皆可分得足以糊口的粮食。三年之后,若表现良好,可按功劳分得田契,正式成为我罗氏的附庸,其子女亦可获得庇护。”
罗辰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在每一个人的耳边炸响。
整个议事厅死一般的寂静。
“万万不可!”
一声凄厉的反对声打破了沉寂。族老罗秉带着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几乎是闯了进来,他指着罗辰,气得浑身发抖,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
“少主!这万万不可啊!”罗秉痛心疾首,捶胸顿足,“那两千七百降卒,可不是一般的流民,他们是张猛麾下最凶悍的匪徒,是那八千精锐的残部!哪一个手上没沾过血?哪一个心里没藏着狼性?您不将他们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已经是天大的仁慈,怎能……怎能收编他们,甚至还许诺给他们土地?这是引狼入室!是养虎为患啊!”
“是啊少主!”另一位族老也跟着附和,“这些人野性难驯,今日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他们恢复了元气,或者有外敌来犯,他们必定会从内部作乱,到那时,我罗氏坞堡可就万劫不复了!”
“我罗氏乃是诗书传家,讲究仁义。收留这些杀人如麻的贼寇,传扬出去,我罗氏百年清誉,岂不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