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vid=“pf-15812-1“data-fort=“audio“datazy=“false“&agt
一旦兵败,产生的连锁反应很可能就将自己玩死。
因为他是在以小股的力量去撬动众多部落。
部落性质的势力,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擅长打顺风仗。
跟着劫掠分蛋糕可以,一旦逆风,很有可能就会随风而散,甚至是以下克上。
沃洛吉斯五世很清楚这一点。
哪怕有着贵族议事会的支持,如今的安息依旧处在危险的边缘。
要想破局,必须要借助外力。
而这股外力,七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多么熟悉的剧情。
只不过相较于曾经的贵霜是想要以七王作为磨刀石,安息是希望能够扯起七王的大旗。
只有这样,才能够镇服麾下的诸多部落,才能集中力量再度向着美索不达米亚发起进攻。
相较于罗马的国王塞维鲁,沃洛吉斯五世是一个更加合格的政客。
美索不达米亚这片地方,可以说是安息帝国的命脉。
广袤而肥沃的土地成就了安息帝国的农业根基,同时也是其贸易的动脉,是安息最为富庶的地方。
这种沃土,引起罗马的觊觎自然是意料之中,这才有了罗马的多次东征。
但正如司马懿看出了如今罗马的危机一样,沃洛吉斯五世也察觉到了罗马的隐患。
罗马没钱了。
而美索不达米亚虽然富庶,但落到罗马手中后,沃洛吉斯五世不可能任由其发展。
当地的百姓和驻军根本不足以独自支撑,必须要罗马的不断支援。
而安息帝国作为诸多游牧民族联盟的优势此时又体现了出来。
进可攻、退可守,想打就打、想逃就逃,而且战斗成本远比罗马要低得多。
只要不间断的消耗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再将其强占回来,罗马就要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与安息一直围绕这片土地争斗不休、两败俱伤,还是就此放弃?
这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哪怕清楚如今的罗马国王塞维鲁的性格,沃洛吉斯五世也有一定的把握。
因为只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塞维鲁再头铁,也必须得考虑成本问题
这种情况就好像是后世明末辽东的情况一样。
哪怕你不断的扶持,辽东也决计不可能安宁,更不可能消灭外敌,只能一直勉强维持这种病态的平衡。
而且长期的维持下去,甚至还会出现地方坐大甚至是自立的情况。
事实证明,后来罗马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就开始了割据。
此前沃洛吉斯五世之所以没有和罗马再度纠缠的意思,是因为他的底子太薄,已经输不起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今的罗马和安息其实都在撑不住的边缘,只是面对赛维鲁这个莽夫,沃洛吉斯五世“聪明”的选择了退让。
聪明,很多时候反而会误事。
沃洛吉斯五世也很痛恨这一点,却也无法改变结果。
但是现在,出现了新的契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