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人群里炸开了锅。
一个穿短打的汉子扯着嗓子喊:“建冰窖?我们能用上冰块?”
择菜的妇女笑道:“保长您别开玩笑了,三伏天用冰块,多奢侈啊!我们才过了几天好日子?”
另一个年轻男子也说道:“往年夏季不都熬过来了嘛,几碗绿豆汤的事,何须这样折腾……”
保长语重心长地说:“如今气候实在反常,怪象连连,恐怕今年比往年要热得多!我们需早做打算才是啊。”
保长年纪大,德高望重,听完他说的话,不少人被说动了。
“仔细想想,冰窖建成于大家来说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若是冰窖建成,买不到冰可就浪费了,还是要三思啊!”
“是啊是啊!天日渐炎热,听说买冰还得走后门呢。”
保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一点无需担心,花老板说了,她负责采买冰块。”
村民们都安心了,高强和马辉早就摆好了桌子,大家伙到他们那排队登记,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粮,愿意做工的就拿工分抵扣,不多会儿就收完了。
马辉数了数,竟一户也不缺。
他合上本子,说:“之后花销我们会每笔都记录下来,多退少补,请大家放心。”
事不宜迟,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了一支工程队,凭借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在酷暑来临之前日夜赶工。
可天气还是一天比一天热,花卷怕他们中暑,让阿满每天给他们送去绿豆沙和酸梅汤解暑。
与此同时,花卷也在联系制冰厂,定了大量的食用冰块。
每一块冰块都有七八岁小孩那么高,透明纯净,这些由现代工艺制出来的冰密度更高、更耐用。
村里的人手不够,高强又往隔壁几个村子跑了几趟,最终带回二十余名劳力。
正值酷暑,刚开始没人想接这个活,高强有他的法子。
他二话不说,直接把人带到了冰窖施工现场。
遮阳篷底下摆着六口陶缸,三口缸装着绿豆沙、三口缸装着酸梅汤。
饭菜按一个人三菜一汤的标准,荤素搭配,米饭管饱,冬瓜排骨汤不限量。
邻村的工头老赵喝完了第五碗汤,他捧着碗感慨万千:“这比家里过年吃的还好啊!”其他工人跟着点头。
他握着高强的手,眼含热泪:“兄弟啊!别说是挖地窖了,让我们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心甘情愿!”
工期大大缩短,等冰窖一建成,花卷就安排制冰厂送货。
整条街都被花卷买了下来,她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发现店里的异常,不用畏首畏尾了。
她甚至花了钱在小吃店后安上了电动传送带,直通到后门。
这传送带一直连到仓库,工人们将冰块放在传送带上,抬头一看,长长的履带不知通向什么地方。
另一边,莫川戴着防冻手套卸货,把冰块往店里送。
大家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做起来得心应手。
冰窖被填满的那天,全村都沸腾了,三伏天用冰终于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