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儿哭声不止,姬恒不忍去看,低头靠在荣蓁的肩膀上,毕竟是他怀胎八月生下的孩儿,姬恒听到这哭声,身体颤抖着,荣蓁拍着他的肩膀。
慕容霄带了襄阳城擅长小儿病症的郎中过来,一进门便瞧见眼前这一幕,他的脚步滞住,荣蓁抬眸看见了他,手顿在那里,可却没有把姬恒推开。
慕容霄半晌才回过神来,同荣蓁道:“这位沈郎中医术精湛,不妨让她替璇儿看看,说不定也有好的法子。”
姬恒听见身后的声音,没有回头,只是站直了身子,慢慢从荣蓁身旁走过去,坐到了榻沿上。
太医将针取出,退到一旁,而后与那位沈郎中交谈起来。
侍人用襁褓将璇儿裹住,姬恒取出袖中绢帕擦拭着璇儿脸颊上的泪,不住道:“是爹爹不好,爹爹没有照顾好你。”
荣蓁看着慕容霄,却只能道一句,“你辛苦了。”
慕容霄挤出一抹笑意,“没什么,我先回房了,若是有事,让人去唤我。”
荣蓁点了点头,“你好好歇着。”
慕容霄转身走了出去,喧闹声被挡在了身后,越来越远。他脑海中却一直回忆着方才那一幕,她抱着姬恒,安慰着他,都为了璇儿忧心。
屋檐上落下几只飞鸟,一只尚年幼,跟在别的鸟儿身后,等待喂食,那两只便是它的母父吧。慕容霄静静地看着它们,直到远处的响动将它们惊吓住,纷纷飞离此处。
慕容霄转过头,见是荣蓁追了过来。
第114章 不舍
荣蓁停在他面前, 慕容霄如往常一般,淡笑着同她道:“这是怎么了?你这么着急追上来,难不成是怕我走了?”
荣蓁看着他, 他明明瞧见了, 却又装作毫不在意,荣蓁不知如何开口, 道:“方才我……”
慕容霄将她肩上滑下的长发拂开, “天下间没有几个人会不爱自己的孩子,血浓于水,这是谁也无法斩断的。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璇儿是你的女儿, 我也会将她视若己出。”
他在刻意回避着, 不去提起姬恒, 荣蓁拥住他, “不知道为什么, 我总觉得若是不来寻你,我会失去你。是我不好, 这些日子我的确太少关心你。”
慕容霄抚着她的背,“你怎么会失去我呢?情到深处无怨由, 我们因为有情而在一起, 只要情还在, 便不会真正分开。”
可世间男女并非两情相悦便能长久, 她们比谁都清楚。
璇儿的病反反复复,姬恒刚生下孩儿不久, 不宜操劳过度, 荣蓁便日常照顾着她,相处久了, 又是自己的孩儿,见她笑了便觉欢喜,若是怏怏不乐,便止不住地担忧。
又过半月,姬恒身子已经好了许多,平素也时常去看璇儿,有时会碰见荣蓁在那儿,两人只关心照顾孩子,对于过往之事皆不开口。
都城很快传来旨意,可等荣蓁去正堂领旨之时,才知道来的人是谁。
庆云回过头来,瞧见荣蓁之时笑意深浓,“荣大人,好久不见,倒是要恭喜了。”
竟是庆云来襄阳传旨,她一向在皇帝身边行走,堪称是最得皇帝信任信赖之人。
荣蓁笑了笑,道:“的确是可喜可贺之事。”
庆云取过圣旨,同荣蓁道:“陛下可是说了,这旨意定要当着帝卿的面颁才行。”
荣蓁淡笑道:“殿下产女还未满月,如今在后院中歇息。既然是陛下的吩咐,那我便带路。”
庆云与荣蓁一道走着,同她道:“奏报送到,陛下听闻帝卿产女一事,龙颜大悦,可又听说孩子未足月,着实忧心了很久。不知道殿下和孩子现在如何了?”
荣蓁道:“殿下倒是还好,可璇儿先天脾胃弱些,喝下去的奶浆总会吐出来。有两位太医尽心照料,倒是比之前好了许多。”
庆云一脸忧色,“若是陛下知道,怕是又要担心了。”
两人行走间已经到了后院,姬恒如今不宜长途跋涉,姬琬命庆云过来,便是让她代自己来探望姬恒父女。
姬恒身上披着一件薄的披风,恩生跟在他身旁,两人刚要出门便见荣蓁二人走过来,庆云连忙向姬恒行礼,“奴婢拜见帝卿。”
姬恒有些诧异,“是皇姐让你过来的?”
庆云笑道:“回帝卿的话,陛下让奴婢前来宣读旨意,册封小主子为永安郡主,食邑三千户。陛下一直挂心帝卿,更怕襄□□资匮乏,让奴婢从宫里带了许多东西过来,以备不时之需。还有太后他老人家那儿,也知道了这个喜讯。虽不是年节,陛下可是厚赏了宫中上下,说是一起沾沾喜气。”
恩生只听见那句“食邑三千户”,他惊愕住,这可是公主的食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