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清妖 > 第五十七章 我帮你做官

第五十七章 我帮你做官(2 / 2)

掌柜看了眼赵安,猜测道:“小哥是刚进的衙门?”

“嗯。”

赵安点了点头,这没什么好瞒的。

“难怪小哥这么问,”

掌柜的叩了叩烟锅,笑道:“小哥须知这丁忧可不是单纯尽孝这么简单,里头的水比黄河还浑呢!”

浑在哪里呢?

浑在家族。

吴卫平中了进士后家族就不停的吸他家血,每次吴卫平丁忧守制,族老们就变着花样让他出钱修族谱、建祠堂,把孝子贤孙的招牌擦得锃亮。

甚至还让他穿着孝服去给县太爷拜寿,美其名曰彰显孝道,实则是给家族生意要免税的特权。

而吴卫平自身却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因为他是丁忧之人,不能经商。

他家这一房人丁不旺,父亲这一辈就两兄弟,到了他这一辈更是根独苗,这要是中了进士当了官,他家这一房肯定没人敢欺。

但谁让他家不停死人,搞的他连官都当不了呢。

弄到最后,族老们纯粹就是利用他这块进士招牌谋利,谁也不指着他真能做官了。

“族里不停的敲,家里又不停的娶妻,多大的家当败不了?且丁忧朝廷不仅不给老吴俸禄,老吴自个每年还要往京里孝敬几百两,直到去年才彻底死心不花那冤枉钱。”

掌柜说完摇了摇头,挺同情老吴头的,可他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哪能老赊账呢。

“为什么?”

赵安真是不解,我都没当官,凭什么还要孝敬。

边上有个中年客人嘿嘿道:“不给吏部的人打点,到时丁忧期满了人吏部谁给安排?在京里等着选官的侯补官没一万也有五千,不花钱你等到下辈子也没人答理你。”

赵安无语,撇了撇嘴:“既然每年给吏部这么多钱,吏部的人再黑心总要给人安排吧。”

“安排,是安排了。”

这话是掌柜的说的,去年吴卫平服祖母丧满不甘这辈子就这样了,便凑了点钱去京里报到。

“...上回老吴酒多了在我店里牢骚,说去了京里后吏部把他们这些候补官员的名字写在竹签上,每月初一当众抽签,抽中的才能去穷县补缺。”

“那他抽中了么?”

不止赵安一个人好奇,其余客人也都聚精会神看着掌柜。

掌柜这边没卖关子:“老吴说他参加了二十八次抽签,最后抽中了去云南普洱府下面哪个县任县令。”

有客人不解:“有官当怎么他人还在家的?”

掌柜道:“据他自个说刚走到湖南境内,吏部就有加急文书追了过来,说他籍贯江苏,按新规不得赴滇任职。“

“为什么?”

众人不约而同问道。

“为什么?故意的呗。”

掌柜捶了捶老腰,“吏部的人坏着呢,他们把不能去某省上任的侯补官员故意抽去某省,等人走到半路再宣布作废,如此你还想要选官就得再交钱,光改签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言罢,起了身,“为了去京里选官,老吴把他家的祖产能卖的都卖了,哪里还有钱交给吏部,他倒是气不过去找吏部理论,大伙猜吏部怎么说?

嘿,说什么经查该员年逾五旬,按例不得选任知县,真要交钱最多也给他选到国子监当个教书的,把老吴气的要吐血,连夜就收拾东西回来了。

...我看老吴死了做官这条心也好,再这么折腾下去,指不定就把自个埋在京里的官坟场喽。”

有人问了:“掌柜的,官坟场是干啥的?”

“听老吴说京城东门外十几里有个官坟场,里面埋的都是没钱被高利贷逼死的侯补官,那些个侯补官就像当铺里的死当,连本带利滚到阎王爷都算不清账!还好老吴没借高利贷,要不然估计都回不来。”

掌柜说完拍拍屁股自去忙活,众人见状也没再就这事聊下去。

赵安这边却有了点小心思,吃完饭结账时随口问那老吴头住在哪。

“小哥问他做什么?”

掌柜有些疑惑。

“老吴虽然当不了官,可他怎么也是进士出身,我这边也在继续举业,想着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讨教他一二。”

赵安以这个理由从掌柜口中得知了吴卫平家的地址,出店之后立即在路边摊买了些酒肉便直奔吴家而去。

吴家原先的大宅子早被吴卫平卖了凑进京选官开销,现在住的是祖母生前留下的一套小院子,日子过的很是艰难。

其实以吴卫平的进士出身,只要肯放下身段还是能把日子过好的,哪怕给有钱的盐商当幕僚,当西席收入都是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

问题这人死要面子,宁可跟人赊欠,也不愿去给有钱人“打工”,那日子过的就穷巴巴了。

院门没关,赵安直接进的院子,没敢往人家屋里闯,便在屋外恭敬的喊了声:“吴大人在么?”

“你找谁?”

一个看着也有四十多岁的妇人听到声音从屋中出来疑惑看着赵安。

“我找吴卫平吴大人,”

赵安面上都是笑容。

刚说完,先前在小饭馆想要赊饭的老头就气冲冲从屋中出来,一脸愤怒的指着赵安:“你是何人,为何如此讥讽于我!你给我出去!”

眼见对方就要来赶自己,赵安忙道:“学生不敢讥讽大人,学生此来是想帮助大人进京为官的。”

最新小说: 庶子又如何,我靠氪命成武圣 百战安澜 我是范进,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大秦,开局剿灭墨家至千古一帝 靠震惊体与大佬一起修炼后 家父关云长 创业在晚唐 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 我本有心向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