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问道没有理会这些人,他今日前来,也并非是要与这些世间门阀争论些什么。
一旦与他们摆到明面上争论对峙,那就不是他初衷要做的事了。
他是写了《论世家门阀之患》,但那是事实,语言或许会激进些,锋芒毕露。
但他那篇文章,就是为了引起诸多寒门学子的共鸣,引起朝廷的注意,若是文章没有煽动的作用,那还写出来做什么?
下午申时过半,茶会才散了。
今年的南湖茶会,吟诗作对基本上没有,全是在讨论世家门阀对朝堂的影响的,楚玉渊觉得也不算是白走一趟。
茶会结束之后,周青海坚持要拉着楚玉渊去品茶,而苏问道则是希望能与周青海多处一会儿。
如此一来,楚玉渊也没有急着回去。
茶会是在南湖边上举行的,进入书院,楚玉渊算是平生第一次。
周青海的住处,就在书院大门往后的左边,也正是因为离着南湖不远,刚刚才能听到楚玉渊的“七碗茶歌”。
这老先生很喜欢品茶,家里除却文房四宝,琴棋书画这些之外,最多的就是茶叶,还专门用了一间屋子来珍藏。
此时初冬季节,南湖书院的后山有一种野生的茶叶,在这季节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此老不怕辛苦,亲自上山去采摘,平时里面宝贝得不得了。
就是山主楚梁,孟夫子他们来了,也舍不得拿出来。
但是现在,周青海却是没有半点犹豫都给拿出来了。
还将专门搜集来的泡茶露水也给拿出来。
茶壶下,炉火熠熠,茶炉上烟雾缭绕,茶香味弥漫整个屋子。
周老先生边煮茶便说道:“茶叶,的确是个好东西,金木水火土都给占尽了。你看它长在土里,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采摘回来,又被煎炒,然后又经滚烫热水煮,几经波折,才将香味给释放出来。”
这话,显然是在点拨苏问道。
这青山书院的学子本事才能是有的,但是性子方面,却还是偏向于激进的。
苏问道聪慧敏捷,瞬间便明白此老的意思,当即起身行礼,“老先生谆谆教诲,学生一定铭记在心!”
周青海呵呵一笑,“来,尝尝老夫亲自泡的茶水!”
楚玉渊和苏问道都端起茶碗,饮下一口。
开始的时候,只觉得茶水略带苦味,但转瞬间便舌尖生津,回味甘甜,整个身心,顿然间都放松下来。
“好茶!”楚玉渊连连点头,茶会那里的茶叶,与周青海的这个相比,那就是枯木树叶。
周青海甚是高兴,“你果然懂茶!”
苏问道此时也开始说自己的见解,“此茶如人生,甘苦轮回见真谛!”
周青海点头,“其实你文章里面说的那些,大家都明白,只是大家如今都装睡而已,这时候你能站出来说话,堵上自己的前途,老夫对你是很佩服的!”
“老先生,如果没有人站出来为那些寒门说话,那些寒门的出路在哪里?”
“朝堂之上,都是些左右逢源、世故圆滑的世家门阀子弟,那大雍的前途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