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佳从坤宁宫归来,神思恍惚。刚在启祥宫西配殿的炕榻上坐下,便听见张氏急促的脚步声,珠帘晃动间张氏已踏入殿内。甫进殿便见董佳佳面色煞白,张氏脸上的笑意顿时凝固。二人互相见礼后,她慌忙坐到榻边,双手不自觉地绞紧衣角,声音发颤:“董佳妹妹,这事……”
想起皇后的告诫,董佳佳幽幽叹息,神色黯然:“张姐姐,皇后娘娘终究是中宫之主,行事周全妥帖。娘娘说妹妹这胎还需仰仗姐姐照料,至于大格格,娘娘早有安排,待妹妹临产前,会接大格格去坤宁宫暂住,也好让大格格与二阿哥多亲近。”
张氏闻言,面色霎时惨白:“大格格要去坤宁宫?这万万不可!大格格自出生起从未离开过我。娘娘这是在敲打我吗?我这就去坤宁宫请罪,大格格绝不能离开我。“说罢便仓皇起身欲往外走。
见张氏如此失态,董佳佳连忙拽住她的衣袖:“张姐姐太过心急了,此事对大格格有益无害。姐姐身为额娘,岂能这般糊涂。“
张氏一怔,猛然冷静下来,稍作平复后,低声道:“确是姐姐失态了。大格格不过是个格格,皇后娘娘何至于......“
见张氏言语不妥,董佳佳瞥了眼外间侍立的宫人,急忙打断:“姐姐慎言,皇后娘娘素来仁厚,最是疼惜大格格。“
见董佳佳神色肃然,张氏心头一跳,自知险些失言,连忙改口:“妹妹说得极是。“
待张氏情绪稍缓,董佳佳柔声劝道:“大格格能得皇后娘娘亲自教养,实在是难得的福分。且不说能常见得皇上,单以大格格的聪慧伶俐,定能得皇后娘娘和二阿哥青眼。妹妹说句实在话,由中宫抚养一段时日,于大格格的闺誉也有裨益。再者,皇后娘娘德才兼备,处事周全,大格格若能习得一二,定能受益终身。姐姐以为妹妹这话可还妥当?“
张氏沉吟片刻,心中虽已认可七八分,却仍难掩不悦。她抬眸望向董佳佳,想到迁宫之事未成反倒要送走大格格,心头不禁泛起怨怼,言语间不禁带了一丝讥讽:“董佳妹妹果然足智多谋,只是可怜我的大格格,小小年纪便要骨肉分离,不知她该何等难过。“说罢,目光掠过董佳佳隆起的腹部,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察觉张氏神色有异,董佳佳面色一沉,语气转冷:“姐姐此言差矣。有乳母精心照料,姐姐又日日去坤宁宫请安,皇后娘娘宽厚仁德,岂会阻挠姐姐母女相见?况且,姐姐这般作态,岂不正中皇后娘娘下怀?“
“若妹妹这胎有何闪失,姐姐难辞其咎。即便皇后娘娘宽宏,以皇上性情,定会迁怒于姐姐,甚至祸及大格格。须知大格格虽为姐姐所出,皇后娘娘却是所有皇嗣的皇额娘。妹妹初为人母,若孩儿有恙,只怕也难以自持。届时,还望姐姐见谅。“说罢,董佳佳眸光如刃,直逼张氏。
张氏闻言脸色骤变,强撑出一抹笑意:“妹妹多虑了,姐姐自有分寸,妹妹且安心养胎。“语毕,二人相对无言,殿内一时沉寂。
董佳佳沉吟片刻,轻声道:“事到如今,妹妹只求皇嗣平安降生。这启祥宫主位,妹妹并无意与姐姐相争。若诞下公主,自当退避三舍,成全姐姐;若是皇子,皇后娘娘也不会容启祥宫上下同心。届时妹妹自会另寻由头迁宫,姐姐不必忧心。正如先前所言,宫中闲置宫苑甚多。这段时日,还望姐姐以大局为重,莫要横生枝节。“
这番剖白直指要害,董佳佳只愿张氏安分守己,保她平安生产。虽自知怀的是公主,却恐张氏不知实情而铤而走险。至于皇后那边,她倒不甚担忧。今年大阿哥夭折,皇上悲痛不已,只要她静心养胎,必能安然分娩。
张氏听出董佳佳话中警告之意,强自按捺心中不甘,连声安抚。待二人情绪稍定,相对无言片刻,董佳佳才寻了个由头送客。
待张氏离去,董佳佳独坐炕沿,反复思量近日所为,试图找出何处不妥,以致筹谋已久之事草草收场。思忖良久,她猛然惊觉自己目光短浅,竟忘了最大的倚仗,知晓未来后宫将发生的事。
未来三年,后宫必将血雨腥风,更该韬光养晦,方能安然度过,以待六年后的大封。如今这般蹦跶,非但惹皇后不悦,恐怕还坏了这些时日在皇上心中攒下的好感。思及此,董佳佳顿时打消了向皇上求口谕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