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嫂子。”
陈望去解马车,而老李媳妇则把她那十三岁的小儿子叫出来,让他牵马去牛舍。
知道他们来,老李媳妇又多炒了两个菜,另外再蒸了一笼包子招待他们。
老李不在家,可家里还有小孩,除了小儿子还有一个女儿,二儿子在陈望他们后边回来,除了前头的大哥儿,这几人在前面那次借宿都见过。
老李媳妇知道他们要成亲了,是回来找家人,也替他们欢喜。
几人坐在一块叙旧,说了好一会话,未了老李媳妇把他们安排在了上次他们住过的那间屋子。
只是上次是铺竹席,这次是要垫被子,早已过去数月。
第二日一早,吃了早饭的云小幺和陈望告别李家几人,套上马车,继续向清河县前近。
老李媳妇目送他们走远,这时,去收拾房间的小女儿忽然冲了出来:“娘,云哥哥和陈大哥留了东西。”
“什么?”老李媳妇回身看去,就见她的小女儿手上捧着一个打开的包袱。
里边除了一个装有一百文左右的钱袋,还有一小包茶叶、晒干的山珍和两盒胭脂水粉。
“这两孩子”老李媳妇一时百感交集,“我们那点小恩哪值得这些回报啊。”
“娘”
老李媳妇抱着女儿,又笑又叹:“他们是好人啊。”
马车驶出了新乡,走上大道往清河县去。
云小幺心情很好,坐在马车上晃着双腿:“回去见一见林小哥和老大夫,我们再去找阿姐。”
“嗯。”
“你没有骗我。”让陈望高兴了确实会答应自己要求。
陈望挑眉:“我几时骗过你?”
云小幺晃着双腿不回答。
送给老李家的那些东西是他们一早就准备好的,算是报答上次他们的收留之情,加上这回老李媳妇也尽心招待他们。
投桃报李,合该这样。
过了午时,马车就临近清河县了,再走了半个时辰后,远远就看见清河县的城门。
云小幺也很快发现了不同,他记得他们离开时还死气沉沉的清河县如今充满了生机,道路两旁的田野里长出了绿色。
看着这一幕,他喜上心头:“清河县真的下雨了。”
地上泥土潮湿,这代表清河县在这几天内下过雨。
陈望没有说话,安静地赶着马车。
云小幺也不是非要他回答,自己四处张望,与有荣焉的样子仿佛还在清河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