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适?夜间?能否安枕?气候虽暖,不可恶卧厌被,小心着凉。
愚兄临别所?赠之物,妹可喜欢?料想未必,亲你,莫恼。
此身无可二?分,心实愧疚,既在关山之外,唯盼丑物解得三分孤寂,代愚兄伴随身侧,寸步不离。此亦一重痴想,纨妹见笑。
此番淹滞荆楚,信实有?因,妹日夜思念,兄岂能不知?愚兄无时不想早日归家,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或有?流言,三人成虎,妹冰雪聪明,必不肯信。
然怀孕已苦,兄又远在千里?,妹心中必有?无限酸楚,因怕岳父猜忌于我,竟无一人可诉。
愚兄每思至此,心如刀绞,苍天何厚于我,何薄于妹!
纨卿须知:你心所?想,亦是李勖所?想,而李勖之心,除却纨卿一人,岂有?第二?人可懂?吾与汝两心相知,虽山河万重不可阻也。
重逢之期不远,相见之地,未必建康。
兄有?一策,关乎国都,料岳父不能首肯,纨妹助我,若见阻碍,可依计行事。
……
此事绝密,期日以?前,你知、我知、岳父知,三人而已。
襄阳毗邻胡地,草市售有?干酪,臭味浓郁,甚合纨妹口味,随寄一箱,一次不可多食。
另:不可舞,不可酒,不可贪凉无度,诫之!
亦不可咬唇,不可流泪。纨妹一笑,皎若明月,兄甚爱之。
亲你万遍。
愚兄勖顿首。”
第112章 第 112 章
韶音被?他这一封信弄得哭了又笑, 笑了又哭。
谢太傅以为她不懂的?道理,她其实?都懂,以为她没听过?的?流言, 她其实?早就听了满满一耳朵。
何?氏逆乱已平, 荆州望风而降, 接下来自当优抚降者,早日班师回朝。这个时候,换谁在李勖的?位置, 都会首肯与何?氏的?联姻, 如此不费一兵卒即可?稳定上游人心, 将来登上大位也?多了一方助力。
好处不止如此, 一旦与何?氏联姻,将来还?可?借何?氏制衡谢氏,以免他一家独大。事已至此, 就算谢氏再不情愿, 这口窝囊气也?得忍了,平分秋色总比鸡飞蛋打强上许多。
不纳妾的?男子本已罕见,没有三宫六院的?皇帝更是稀奇,李勖既有问鼎之意?,加之年纪尚轻, 没道理拒绝何?氏的?联姻。
流言之所以能够疯传,背后?总有几分可?以服人之处。
都说何?冲之女何?宪正当妙龄, 行止有将门之风, 洒脱明媚, 不拘小节, 深得李勖之心。李勖自入荆后?便一直亲自教?导她骑射,是以来往何?府甚为频繁, 之所以迁延不归,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位如花似玉的?佳人,想?要在荆州完婚之后?再班师回朝。
一时之间,何?李之好的?传闻甚嚣尘上,韶音又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岂能没有耳闻。
这些流言描绘得有鼻有眼,甚至还?有前因?后?果,听起来颇为曲折引人:据说何?宪早与江陵相卢昱定有婚约,后?又爱慕上了李勖,卢昱恼羞成怒,欲加轻薄,恰被?李勖撞见,于是便来了个英雄救美。他将登徒子赶跑后?就把?佳人带回了自己的?军府,温言安抚,闭户不出。当天?夜里,李勖军府中传出老大动静,事后?有人打听怎么回事,那帮侍卫个个都讳莫如深。
……
这些话韶音半个字都不信,与其说是何?宪被?带回军府,她宁可?相信是卢昱被?带回军府,至于那老大的?动静是什么动静,大概或许是卢昱被?打出来的?惨叫吧。
李勖是什么样的?人,韶音最清楚,谢太傅有句话说得对,“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这话一点都没说错,韶音也?不觉的?自己傻,经了这么多事,若是连这点信任都没有,这夫妻不做也?罢。
世事混乱如斯,她和李勖都是身处漩涡中心的?人,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心力辛苦筹划,生怕算漏了哪一步,从此万劫不复。
可?人总有需要卸下心防的?时候,对别人再如何?诡诈翻覆,一旦对上那个人总要坦诚相待。若非如此,一人独行于世也?就够了,不必非要用什么情爱之物将两个互相猜忌的?人硬生生地捆绑到一处。
小情小爱如此,这天?下大事大抵也?是如此,说来说去?离不开一个“诚”字。
阿父教?了她许多权谋之道,可?在韶音心里,谋总在次,事总在前。
惟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譬如这次赈灾,再怎么借机弄权、立威,赈灾这件事都要实?实?在在地做,要安抚百姓,让他们有衣可?穿、有饭可?吃、有屋宇可?以遮风挡雨,否则,浙东迟早还?会爆发第二次长生道之乱,届时有再多的?党羽又有何?用?
诚心为事乃是立身立国之本,否则,再多的?权谋算计都是无本之木。
阿父谢太傅,舅父高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