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唇笑的挺像那么回事,“是,我没放在心上,但是,现在我的手能收回来了吗?”
孙父有些不舍地放开他的手,笑脸相迎,“赶紧屋里坐,来来来。”
几人相继来到屋子里。
屋内收拾的还算干净,只是…
仅有的几件家具破旧不堪,一张缺了腿的桌子用石头垫着,几把快要散架的竹椅子摆在一旁。
能看出来家庭条件确实很差。
北城这边乡下是没有床的,流行睡土炕,冬天烧柴火取暖。
土炕上的被褥补丁摞补丁,颜色早已分辨不清。
此情此景,洛九笙还是不免心疼了一下孙招娣,或许努力学习就是她唯一的一根稻草。
只有如此,才能摆脱困境。
孙父指挥孙母亲招呼客人,“快去倒点水来,别让人干坐着。”
孙母应了一声,赶忙去拿杯子倒水。
洛九笙连忙说道,“不用麻烦,咱们还是先说说招娣上学的事。”
孙父一听,皱眉道,“老师,不是我狠心,这家里真的是拿不出钱来供她读书,我们家里一共七个孩子,最小的还不到一岁,招娣在家还能搭把手。”
“就算有你们说的那些资助,可孩子读书期间家里也少了个劳动力,这日子就更难过了,当初我就不同意她去上那个学,是她趁我不注意自己偷着身份证就跑了,那可是京市啊,天子脚下,离我们真的太遥远了。”
孙父一筹莫展,直摇头,“不行不行!”
洛九笙敛眸,“您也说了是京市,您知道北城整座城市去年有几个学生高考考上了京大吗?”
孙父被问得一愣,摇了摇头。
洛九笙认真道,“去年北城整座城市一共录取了141人,您所在的市级录取了13人,而到县级就只有1人,那就您的女儿。”
“您知道您的女儿多么优秀吗?您又知不知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如果因为眼前的困难就放弃,那不仅是孩子一辈子的遗憾,也是咱们这个家的损失。”
孙招娣站在一旁听着,小姑娘低着头,双手搁在身前交缠着,她的眼睫轻颤着,眼泪不知不觉掉了出来,重重砸在地面上,坠入泥土里。
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连哭起来都是无声的。
孙父摇摇头,态度依然坚决,“老师,你别说了,我是不会同意的。”
洛九笙还想再说些什么,一下被江烬投递过来的眼神制止住。
她看懂了,他是在告诉她,不要太激进,慢慢来。
旋即,洛九笙唇角笑漪轻牵,“没事,我说了这么多,您先考虑考虑,消化一下,不着急答复的。”
正事暂且告一段落,临近中午,孙母眼见家里来了客人,吩咐孙招娣去村口买点菜中午招待客人。
洛九笙和江烬不约而同对视一眼,也跟了过去。
十月的北城,秋风瑟瑟。
长白山脚下的农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苞米,一串串红辣椒挂在屋檐下,格外喜庆。
烟囱里冒出的缕缕青烟,带着淡淡的柴草味,在村子上空弥漫。
从家里出来后,看着如画的风景,孙招娣的情绪明显好了很多。
她话说的诚恳,“谢谢洛教授您千里迢迢跑这么远来帮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不管我能不能回去上学,您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记得。”
洛九笙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的,别太担心,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别有压力。”
两人边走边聊,一路聊着周边的风景。
从山丁子树上如玛瑙般的果实,聊到山上的树林里的各种菌类,如榛蘑、冻蘑等等...
孙招娣碰见什么就讲什么,两人相聊甚欢。
她们说的话一字不落地落入江烬的耳中。
江烬就在她们身后不远处跟着,浅浅咬着烟蒂,氤氲的雾色模糊了他的脸,像个局外人的样子。
洛九笙在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他在看她。
她穿了一件款式简单的米色毛衣和焦糖色棉麻长裙,秋风拂过,裙摆轻轻飘动。
人自动融进画卷里,仿佛自动带了滤镜。
美得像油画里的世界,浓烈又热烈。
孙招娣无意间回头,看到江烬的表情,心中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她抿嘴偷笑了一下,加快脚步与洛九笙并肩,故意压低声音说,“洛教授,江学神好像一直在看您呢。”
洛九笙一怔,“有吗?”
孙招娣用力地点点头,“很有,眼珠子都快要长您身上了。”
洛九笙脸色微微一红,矢口否认,“可能纯属巧合。”
孙招娣吐了吐舌头,“洛教授,您就别不好意思啦,他是不是喜欢您?”
“喜欢。”
江烬懒散的嗓音掺了些沙哑,从身后传来。
第113章 突突突——
依旧是年少时那副漫不经心的腔调,却仿佛像情人在耳边的厮语一般,激的人心里一颤。
他又补了句,“我说的是像洛教授这样人美心善的好老师,我想人人都会喜欢的,对吧?”
孙招娣撇撇嘴,笑的一脸意味深长。
到了村口的小集市,孙招娣熟练地和摊主们讨价还价。
在这里卖菜的都是淳朴的农民,基本都是自产自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一斤菜几毛钱。
所以当江烬抢先拿出一张百元大钞付账的时候,那卖菜的老大爷看着江烬的眼神明显不一样了。
“你这不欺负人吗?一块钱的东西给这么大,找不开!”卖菜大爷深深皱着眉头,操持着一口地道的北城口音,“不卖你,你去别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