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大会名义是论功行赏,实际是项羽对天下势力的重新布局,听话顺从的扶持,不听话的或者说是有潜在危险的打压,并没有真正按照功劳来封赏,这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
第一个不爽的就是楚怀王,作为楚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在这次分封中彻底被架空,“义帝”徒有虚名。更过分的是,项羽强令楚怀王迁都,说:“我给你安排了新的都城彬县,彭城这个地方就给我当都城了。”彬县是个偏僻的小地方,项羽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让楚怀王滚去乡下种田。
还是逃脱不了傀儡命,楚怀王心有不甘,他手下的大臣也不愿意背井离乡,一路上都在发牢骚,赶路也拖拖拉拉的。项羽本来就对楚怀王不爽了,现在看他这么磨叽,索性就不给他活路了,于是项羽给附近的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下了密令:“一看到义帝,格杀勿论,做的干净点。”完成这个任务的是英布,于公元前206年十月派人干掉了楚怀王,并伪装成了一个抢劫案,对外宣称是强盗干的。诸侯们心知肚明,楚怀王本来就是项家的傀儡,死不死的也不关他们什么事。
刘邦作为项羽最大的潜在对手,在分封上自然也要“妥善”安排。项羽的计划是把刘邦赶到西南巴蜀之地,想借路途险阻困住刘邦,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封在汉中、关中,让这三名秦朝降将共同遏制刘邦东出,同时作为自己的第一道屏障。这样的安排针对性实在太强了,说明项羽对刘邦还是存在较大的防备心理。
鸿门宴后,刘邦故意躲着项羽,因此他没去参加分封大会,当分封的文件下来后,刘邦心里的火憋不住了:“项羽欺人太甚,我要和他拼命。”说罢就抄起家伙,准备带上小弟们去打项羽,萧何、张良把他劝了下来,让他认清形势,再做打算,奈何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刘邦只好忍气吞声。
安抚好刘邦后,张良准备回去韩国继续当他的国相。张良其实还是挺欣赏刘邦的,但他现在的身份毕竟是韩国国相,道义不允许他临时跳槽。纵使刘邦万般不舍,再三挽留,张良还是坚持回去,刘邦就给了张良一堆金银珠宝表示感谢,张良说:“汉王,我再帮你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