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谁,都不如信自己!
有弘皙在场,玉柱和孙承运自然不可能聊朝廷大事,而只能绕着风花雪月打转。
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弘皙更是殷勤倍至的亲自执壶斟酒。
凡是就怕比较,孙承运扭头看向闲在一旁无所事事的亲儿子孙五福,情不自禁的狠狠剜了他一眼。
散席之后,弘皙非常知趣的邀请孙五福去了他的院子那边。
等弘皙和孙五福的背影消失之后,孙承运立时收敛了笑容,冷冷的说:“你若是想拥立他,别怪哥哥我说话难听,你我二人,迟早死无葬身之地。”
玉柱摸着下巴,微微一笑,说:“那你倒是说说看,咱们应该拥立谁呢?”
“哼,我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吧,我倒觉得老二十这孩子挺不错的。”孙承运在玉柱的跟前,向来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不怕玉柱不爱听。
“老四为何不行?”玉柱看了看孙承运,故意这么问他。
“刻薄寡恩,格外的记仇。而且,身为亲王,礼下于人,必别有所图。别看他现在对干爹亲热得不得了,将来啊,指不定翻脸比翻书还快。”孙承运毫不犹豫的给老四下了定论。
众所周知,玉柱和孙承运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孙承运倒霉了,只要玉柱没倒台,就有办法救他出火坑。
若是玉柱倒了台,孙承运失去了大靠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玉柱深深看了眼孙承运,嗯,别看老孙一副爱财好色的庸碌模样,实际上,人家对于天下大势,看得一清二楚,秒杀了隆科多那个糊涂蛋。
实话说,拥立老二十确实是上上之选。
因为啥呢?
玉柱的嫡长子小轩玉,很早就是老二十的伴读了。
老二十进老佟家的大门,就像是逛菜园门一般,来去自由,随心所欲。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老孙啊,我还以为你偏向老十八呢。”玉柱故意想试探一下孙承运的见识。
“好弟弟,不瞒你说,老十八太精明了,尤擅藏拙。这种人,将来可不会在乎你是他的妻兄啊。”孙承运毫不迟疑的也给老十八下了个定论。
不夸张的说,孙承运的眼光确实独到,看问题一下就抓住了要害。
老十八的精明和藏拙,蕴藏着一种令人极为恐惧的魔力。
玉柱想干的事,上不能告知天地,下不能诉诸于父母妻儿,更不可能提前透露给孙承运。
老话说的好,臣不密,则失身。
遍观历史,只要是管不住嘴巴,无法保守机密之人,不仅成不得大事,甚至很可能身死族灭。
见玉柱久久没有吱声,以孙承运对玉柱的了解,显然就是默认了嘛。
“我说,上头不太可能立老二十吧?”孙承运故意抬起右手,朝上边指了指。
玉柱避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话锋一转,问孙承运:“若是上头硬要立弘皙,又当如何?”
孙承运不由一楞。这个问题,他曾经想过,却一直没敢和玉柱商量。
是啊,老皇帝若是留下遗诏,公然立了弘皙,孙承运和玉柱,又该怎么办呢?
只欠一更,回头补上。
第876章 目露凶光
孙承运沉默了许久,忽然抬起头,目露凶光,咬牙切齿的说:“你曾经说过,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反正吧,打死我也不乐意做梅伯殷那种冤死鬼。”
此时无声胜有声!
玉柱深深的看了眼孙承运,心里多少有些诧异,这家伙居然可以举出梅伯殷的例子,显然是不学有术啊。
梅伯殷是谁?
嘿嘿,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明太祖朱重八之次女宁国公主的驸马,姓梅,名殷,字伯殷。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派梅殷率领重兵镇守淮安,挡住了朱棣的去路。
朱棣绕过淮安,进攻南京的时候,梅殷若是出兵截断他的粮道和退路,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等朱棣得了天下之后的永乐三年,梅殷在上朝的时候,居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寒冷刺骨的金水河中,活活溺死了。
据野史记载,谭深和赵曦,应邀去赴宴的时候,被都督同知许成灌得酩酊大醉。
等他们酒醒之后,竟已被割了舌头,绑进了新设立的锦衣卫北镇抚司。
事后,谭深和赵曦被抄家斩首,许成则因举发有功,晋封为永新伯。
孙承运径直告诉玉柱,他不想成为梅殷那种首鼠两端的冤死鬼,唉,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矣。
“好弟弟,上将军吕禄之旧事,岂容你忘诸脑后?”见玉柱一直闷不吭声,孙承运索性又加了一把火。
赵王、上将军吕禄,是吕后的侄子。
吕后死后,天真的吕禄,上了绛侯周勃的恶当,居然被骗走了北军的兵权。
在西汉,北军不仅是朝廷最有战斗力的正规军,而且,其编制人数也远超南军和郎卫军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