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给康熙留下了喘息之机,让他可以从容的调动八旗兵和绿营兵,大举前来对峙。
另外,耿精忠都已经杀进了江西,进展非常之顺利。郑经却抄了耿的老巢,这简直是帮了康熙的大忙。
既然老皇帝的身体出了问题,玉柱才不管魏珠是怎么说的,他径直走到寝宫的门前,大声说:“臣儿玉柱,请见汗阿玛。”
靠在龙榻上看书的老皇帝,听见了玉柱的声音,便笑着对跪在踏板上的魏珠说:“这小子肯定知道了昨晚起夜多次的事儿了,你瞧着吧,他肯定要逼着朕叫太医。”
魏珠眨了眨眼,仔细一琢磨,还真的是这么回事呢,玉柱实际上已经可以当万岁爷的小半个家了。
尤其是,涉及到了万岁爷的龙体,只要不叫太医,玉柱肯定不可能善罢甘休。
“万岁爷,确实该叫太医了。”魏珠也担心玉柱的刨根问底,赶紧改了口。
康熙瞥了眼魏珠,反问他:“昨晚你好象没劝朕叫太医吧?”
魏珠暗暗叫苦不迭,这不是翻旧帐嘛?
好在,魏珠伺候老皇帝多年,非常熟悉老皇帝的脾气,他赶紧解释说:“万岁爷,您可是不世出的名医,您老人家说是不必叫太医,老奴自是深信不疑。”
老皇帝没吱声,魏珠的一颗心,勐的往下一沉,这是上了心啊。
果然,等玉柱进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求老皇帝,赶紧叫太医来瞧瞧。
老皇帝却说:“魏珠说,小事一桩儿,不必叫太医了。”
玉柱把眼一瞪,冷冷盯着魏珠,怒道:“大胆的刁奴,竟敢如此的敷衍塞责,屁股又痒了吧?汗阿玛,臣儿恳请,把魏珠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
魏珠当场吓瘫了,却没敢求饶,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请罪。
老皇帝使小性子的时候,越是求饶,罚得越狠。
“五十大板太多了点,就打十板子吧?”老皇帝见玉柱动了怒,反而消了气。
“十板子太少了点,就打三十板子吧?”玉柱让了一步。
老皇帝看了看额头已经见红的魏珠,终究是身边的老人了,于心不忍,就说:“咱爷儿两个,都别争了,就打十五板子。”
“来人,把魏珠这条老狗拖出去,狠狠的打十五板子。”玉柱也不争了,径直当着老皇帝的面,叫来了侍卫们。
魏珠被拖出去的时候,深深的看了眼玉柱,心里默默的说,多谢柱爷救我!
(ps:不说废话,八月一号超过了五百票,必有四更。)
第521章 朕要他陪葬
老十的妾室,替他生下了第四女,且已经过了满月。
照规矩,玉柱这个宗人府右宗人,必须亲自登门去给小宗女预记名。
所谓预记名,是因为皇家的玉牒,每十年正式修订一次,现在的记录不过是预备的性质罢了。
按制,亲王和郡王的媵妾之女,若是不嫁去蒙古,一律不给封号,统称为宗女。
但是,亲王侧福晋之女,封郡君。郡王侧福晋之女,封县君。
由此可见,侧福晋确实很有地位,而妾室则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不入流也。
玉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去了老十的敦郡王府。
只是,名帖递进去之后,玉柱被晾在了外头,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
没办法,这是郡王应该享有的特权,即使是权势滔天的玉柱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跟着来的属官们,大家也都知道,玉柱和老十那绝对是老冤家了。
众所周知,老十在玉柱的手上,吃过多少次大亏?
区区闭门羹而已,对玉柱而言,算个球啊?
但是,玉柱也不可能一直傻等下去。只要超过了一个时辰,他就有理由掉头就走,绝不耽误半点工夫。
至于,老十的女儿,若是耽误了预记名,嘿嘿,那将来就无法上玉牒了啊。
而且,没有被宗人府预记名的宗室女,是不可能有月俸和禄米的。
影响的是老十的女儿,又不是玉柱的女儿,玉柱急啥呢?
果然,老十耍了性子,抖了威风之后,郡王府的长史快步走出大门,满面笑容的迎接玉柱。
玉柱和老十之间,早就撕破了脸皮,也没有任何废话的必要。
还是老规矩,部下们进屋去,按照流程对宗女进行预记名,玉柱则负手站在院子里。
到了老十这里,上茶让座之类的美事儿,就甭想了。
原本,玉柱以为老十很烦他,不乐意露面。谁曾想,老十竟然亲自来了。
“小弟拜见十哥。”玉柱也懒得敷衍老十,抱拳拱了拱,就算是见了礼。
老十听见小弟二字,心里觉得格外的恶心。
但是,玉柱确实是老皇帝收的义子,老十也当着老皇帝的面,被迫亲口承认了。
“我说,小柱子,这么些年,你踩在我们哥几个的身上,爬得可真够快的啊?”老十斜眼瞅着玉柱,神色颇为不善。
今日不同于往时,老十也没敢拿着马鞭子,跑来吓唬玉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