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谢四爷救了我等。”
“四爷您真的是活菩萨啊。”
“没有四爷您,我们的家,就都完了呀!”
老四很享受这种众人追捧的感觉,他不顾性命的亲上大堤,难道不应该接受大家的跪拜和恭贺么?
玉柱才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去抢老四的光彩,他悄悄的躲到了一個草窝棚里,蒙头大睡。
睡饱之后,玉柱美美的泡了个澡,搓掉了浑身的污垢。
嗨,木桶里的温水,黑得吓人,足足换了三次水,玉柱才把他自己洗剥干净了!
更衣之后,玉柱换上了便服,坐到了老四的对面。
“表弟,这次多亏了你,黄河大堤史无前例的没有决口,愚兄我,必须敬你一杯。”老四高高的举起了酒杯,向玉柱表达诚挚的谢意。
玉柱和老四碰了个杯,便笑道:“主要是您主持大局之功,我不过是帮着做了点补漏的工作罢了。”
对于玉柱的居功不自傲,老四简直是满意之极。
以老四的脾气,他其实最不喜欢骄狂之辈!
比如说,隆科多吧,老四为了大局,一直捏着鼻子喊他舅舅。实际上,隆科多的张扬跋扈,老四是极其厌恶的。
玉柱做事,从不不嚣张,更不欺民,和他的亲爹完全是两个样子。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四就喜欢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玉柱。
“表弟,你立此奇功,我已经向汗阿玛递了折子,保举你出任署理工部右侍郎。”老四这么一说,玉柱随即明白了,老四这是真心想提携他了。
玉柱的身上,如今兼职颇多。但是,以三品爵四品官的身份,想一步登天,当上工部的右侍郎,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老四故意提了署理的概念。先署理着,等做出了政绩,再保举着当上正式的右侍郎嘛。
本朝的六部侍郎,一律是从二品,雍正时才升为正二品。
封疆大吏之中的巡抚,恰好也是从二品。其中,加兵部侍郎衔的巡抚,为正二品。
按本朝惯例,巡抚缺出,例由六部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顺天府府升、奉天府府尹及各省布政使升任。
巡抚例有兼衔。凡由侍郎授者,定为兼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由学士、副都御史及卿员、布政使等官升授者,俱加右副都御史衔。
由左佥都御史或四品京卿、按察使等官升授者,俱加右金都御史衔。
按照老四的想法,把玉柱笼到手心里后,肯定要保举着出任封疆大吏了。
原本,老四是打算的提携年羹尧的。
但是,年羹尧做事太过于张扬了。如果,玉柱能入四爷党,老四肯定是舍了年某,而大力提携玉柱了。
历史上的年羹尧,不到三十岁,就成了四川巡抚。除了康熙的器重之外,也和老四总是帮着敲边鼓说好话,并大力举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老四既然把球踢了过来,就看玉柱怎么表态了?
第244章 老四的招揽
玉柱心里其实明白得很,他就算是再有才华,康熙也不可能现在就任命他署理工部侍郎。
道理,其实很简单。
和十七岁的侍郎站在一起奏事,朝里的满汉权贵们,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会把玉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老四的提议,不过是个试探罢了,想把玉柱笼入四爷党再说。
那么问题来了,玉柱入不入四爷党呢?
玉柱早就想妥了,肯定是不可能入的。
逻辑也很简单的。
只要玉柱入了四爷党,就必须和老五、老七、老十二和老十八,断绝联系,划清界限了。
不然的话,康熙哪怕再喜欢玉柱,也不会介意举起屠刀的。
想想看,老八为啥被康熙所忌惮?
除了八爷党有几十位满洲重臣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八的身边,还有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这三个皇子阿哥。
说句大白话,为了一棵大树,放弃掉整片森林,值当么?
不客气的说,老四能给玉柱的东西,非常之有限。
康熙晚年派兵入雪域的时候,为啥选了老十四当大将军王呢?
此前,老十四从来没有参加过实战,康熙派他为西北之帅,也是冒了巨大旳风险。
按照玉柱的理解,康熙也有可能是选了老十四即位,故意派他去立功的。
从史料上看,雍正忽然即位之后,不仅老十四死活不服,而且,德妃为何是宁死也不屈呢?
畅春园的山陵崩之夜,老三不过是劝了老八几句话而已,老八就痛快的跪下称臣了。
反推回来,老八心里也明白,他已经完全和大位无缘了,何必替老十四去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