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三个汉子在庙里烧香叩拜,结果凭空就出现了三枚钱。”
“才三枚?”
“你知道什么,菩萨的钱是寻常的钱吗?三枚钱就足够人一辈子吃喝的了。”
“要换做我才不花,供起来。”
“哪儿传出来的?”
“刘二说的,庙外头还有留书,说是若得中,必重塑金身。”
“若只他说,咱还真不信,可有留书的话,就有点儿意思。”
“嘿呦,那就等着看了。”
“……”
忙着的苏棠看向李清田,李清田目不斜视好像毫无所觉。
苏棠默默。
她记得要李清田捐的银钱就是三文。
“方里长来了。”
“里长大人。”
“……”
忽的有呼声由远及近。
方里长过了来。
圆襟长衫,胡须整齐,温和慈善只好像是邻里的老头,方里长一路走一路颔首而笑,看到路边上晒太阳的耆老,方里长上前低声说着什么,耆老笑眯眯的直点头。
而跟随在方里长之后还有两个仆从,仆从担着担子,担子里有干瘦肉条,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等物,正中围着的是两匹绢布,还有一套的笔墨纸砚。
这是谁家儿郎要去书堂拜师?
看这束脩之厚重,怎么也得是方里长的近亲至交。
众人心生疑惑未解,只见方里长直奔麻辣摊子。
麻辣摊子前的卢家新妇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了衣袖,盈盈一礼,温婉柔和:“见过里长伯父。”虽头上只戴着一枚再寻常不过的簪子,可一瞬间好似值钱了不少,至少五两银子。
卢家新妇请了方里长进去院子。
担子也跟着进去。
众人惊愕。
……
院内,卢大山瞪着眼前的担子。
一旁方里长温声道:“今日吉,正是你家郎君往书堂读书之日,早些时候我也是急了些,颇有不周之处,日后令郎的束脩就由我来置办,书堂的方夫子与我同族,虽是出了五服,但也是进士出身,在朝中颇有声望,若是令郎拜在方夫子门下,想来必也有登堂入室之姿,光耀门庭来日可期。”
“呵呵,我也是这么想。”卢大山看看自家小主子,又看看苏棠。
苏棠恭声:“早些时候里长伯父便告知新妇,待夫君上学之日,里长伯父必亲自相送,新妇也只是不想里长伯父言而无信。”
“正是如此。”方里长点头,又是埋怨卢大山,“若非是你家新妇告知,我都不知道你卢大山也是想今日叫令郎往书堂去,怎么,倒是你准备的束脩比我还周到?”
卢大山呵呵:“怎么会,怎么可能~”又瞥小主子。
方里长见卢大山一直瞧自家儿郎,也看过去。
小郎君抿唇,行礼:“多谢里长伯父。”
虽说长得眉清目秀,可以往都是默不作声的小郎君突然的恭谦有礼,方里长都愣了一瞬。
霎时间竟觉得这小郎好像还真有可堪大器之意。
“不必多礼。”方里长道,“咱们这就走吧~”
……
院门打开。
方里长率先出门,而后卢大山携子夫妇,在外一众人们的注视下,同往书堂去。
还真是卢家的小子~
卢家的小子也就是长得还行。
有这样的新妇,卢大山家里是祖坟冒青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