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收都是抢收,生怕老天爷给百姓下几场雨,万幸秋收还算顺利。
杨家每日都能补油水,可下地的劳力还是瘦了一圈。
春晓捏了捏脸上的肉,“我身上的肉瘦了不少,怎么脸上还肉乎乎的?”
田氏好笑:“你今年才十二,等像你二堂姐十四岁就瘦了。”
春晓也不是嫌弃自己胖,而是她一脸肉乎乎看着就显小。
田氏将擦脸的油抹闺女脸上,“瞧你脸上全是红血丝,让你戴围帽你还不戴。”
春晓故意不戴,“晒成这样穿男装才像小子。”
“好,好,咱家就你主意大。”
春晓撒娇,“娘,你闺女要赚大钱给你买最好的山参补身子,关大伯母说东北的老山参最好。”
田氏乐呵呵,“好,娘等着你的东北山参。”
她就是富贵病,每年爹也会补贴一些,可娘家花销也大,这些年身子能养成现在这样,已经很知足。
母女俩亲昵完,杨老二已经牵着马回来。
春晓背着挎包跑出屋子,见到两匹枣红马,“哇,爹,你真厉害,竟然真的借到马了。”
“这是马场淘汰下来的老马,虽然跑的慢却稳当,你骑着最合适。”
春晓是会骑马的,因为爹爹时常去马场,她小的时候会带她一起去,只是八岁后就不带她了。
杨老太盯着两匹马,“往年都跟着商队走,今年闹什么要借马?还有春晓怎么又穿男装?”
杨老二,“娘,今年我带晓晓回古佛寺,了缘大师一直想见她,现在晓晓大了也该让大师见见。”
杨老太瞪大眼睛,“你说了缘大师要见春晓?”
她怎么没听二儿子提过,怀疑二儿子骗她!
田氏作证,“娘,当初大师算出晓晓是女儿时,大师就说等晓晓大了带给他看看。”
杨老头严肃脸,来西北这么多年,他可知道了缘大师的名声,得道高僧,他不信二儿子却信田氏的话,田氏的家风不屑说谎。
老两口打量着小孙女,这丫头打小的确与一些孩子不同,难道真有什么说法?
这么一想,杨老头心里火热,“好,好,路上的盘缠可够?不够我再给拿些。”
春晓,“......”
不得不说,爷爷有的时候特别地现实。
杨老二转过头不去看爹,“我们的盘缠够用,爹,娘,我们先走了。”
春晓不用爹爹扶着利索上马,大房的春婉看到哇了一声,“妹妹好俊的身手。”
杨大伯和杨三叔也挑着眉头,以前只知道这丫头会骑马,今日一看何止会骑马啊!
杨老二听闺女说在草原学的马术,现在有了直观的感受,这身手只有常年骑马才能练就,闺女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父女俩挥别田氏,骑着马离开杨家。
站在杨家院门口,还能看到父女二人远去的背影。
村子里不少人看到父女二人,有不屑杨老二如此宠闺女,有觉得伤风败俗,还有纯纯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