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一渡跑江湖,对青龙门郑家略有所知。
郑家祖祖辈辈都是铁匠中的翘楚,中原国武神关爷爷那把青龙偃月刀就是郑长风太爷爷的太爷爷打造的,因此郑家先祖创建了武林独树一帜的青龙门。
上一代,当众匠门还在研究怎么改进“百炼法”铸造兵器时,郑家已经把“灌钢法”融会贯通了,甩了那些匠门不知多少条街。
郑家所铸的无不是神兵利器,身轻便携又削铁如泥,武林各家争相求取,单品万金。
自从郑长风接任了掌门后,不知什么原因郑家出品的兵器越来越少,现在每年只出品一件兵器,价格倒是炒得越来越高。
近年来青龙门上上下下致力于研习武学,连添柴拉风箱的下人也要每天练习武功。
崔一渡想,郑家转型的力度不小,但万金以上的年收入也足以让武林各门派羡慕。
这次他被赵恒诚意拳拳邀请到青龙门做道场,要干一次大票自然是欣喜的。
挣钱要紧,崔一渡把招幌取下来,把所有家当整理好,也没和蹲在桌子下面的少年打招呼,就跟着赵恒往城门口而去。
一辆马车停在城门外,赵恒请崔一渡上车,自己在前面驭马。马车摇摇晃晃在路上颠簸着,崔一渡坐在柔软的丝绒坐垫上,他满脑子惦记着郑掌门的样子——浑身是伤,满脸惊恐,死不瞑目。
可怕,实在可怕!
如此可怕——
至少要一百两!
马车没走多远,后面传来一声“赵大侠请留步!”
赵恒停下来往后看,一个白衣少年正健步如飞朝他而来。赵恒问:“你是?”
少年抱拳行礼:“我叫江斯南,和贵派郑旭炀公子是旧识,听闻郑少侠父亲殁亡,特地前往吊唁,请赵大侠带我进山门。”
“请上车。”
少年道谢一声钻进了马车,他见到崔一渡便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崔大师,挤一挤啦。”说罢一屁股坐了下来。
崔一渡一看,正是之前钻进他桌子底下的那个少年,原来他叫江斯南。
之前江斯南蹲在桌子下面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得知郑家有难心里很难过,他决定前往青龙门吊唁,顺便查探到底发生了何事能让位居武林凌云榜第二十二位的高手郑掌门殒没。
江斯南从不相信鬼神。闯荡江湖以来,他眼中的道士、术士只有骗术高低、人品好坏之分。他觉得这个崔一渡必定是有些行骗手段的,为了防止此人在青龙门搞出什么幺蛾子,他要在那里时刻监督着此人。
当然,江斯南还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到青龙门躲一阵子,避开那个阴魂不散之人。
崔一渡生怕这个小子是搅屎棍,他可不想让这笔生意黄了,索性闭目假寐。江斯南也是知趣,不再和他攀谈,撩开侧帘往外看风景。
青龙门所在的棋盘岭距离威来县三十多里,以马车的速度赶到山脚下就是天黑了,再加上摸黑上山,山路险峻多有不便。赵恒提议从往生林穿行,可缩短一半路程。
往生林曾经是古战场,下面埋着无数尸骨,那里密林蔽日,阴森黑暗,大白天都没有人敢走进林子里。
马车分林拂叶缓慢前行,林子里枝丫横斜藤蔓如织,阴风嘶鸣乌鸦哀啼,叫人直起鸡皮疙瘩。
一阵阴风掀翻了门帘,马车里登时有了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