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27章 蒸汽机铸币

第227章 蒸汽机铸币(1 / 2)

第227章蒸汽机铸币

黄仲文指着那枚已经被聂宇放下的大汉通宝铜钱,说道:“大王,此大汉通宝铜钱,是我菱源银场工匠手工打铸出的首批样钱。重约一钱三分,比之伪清乾隆通宝铜钱,铜料更足,样版也更为精致。钱正刻‘大汉通宝’四字,以显我大汉正统,而钱背则暂无纹饰。待到之后正式铸‘兴华通宝’铜钱时,可再行增加刻字纹案。”

聂宇微微点头:“不错,这样版铜钱做的不错,黄卿和菱源银场的铸钱工匠,你们全都辛苦了。”

大汉官铸铜钱已经出来了,就从样版钱的质量上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铜料比之乾隆通宝铜钱足多了,钱重一钱三分,接近乾隆通宝铜钱的一倍。

当然,这一钱三分肯定不可能真用在所有官铸铜钱上,但就算减个一二分的铜料,剩下的也是比乾隆通宝铜钱要重的多。

而且,在铜钱的做工上,明显也是大汉通宝钱要更胜一筹,大汉通宝钱外观金黄精致,有如黄金钱币,而乾隆通宝铜钱却是晦暗粗糙。

这是原始的冶铸工艺下,铜钱需要量产化,来满足民间大量货币流通需求,那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做工粗糙,还有掺杂大量杂质。

聂宇重新拿起那枚大汉通宝钱,又看了看手中的乾隆通宝钱,问道:“若是孤要你们现在开始铸造兴华通宝铜钱,那还能不能做到这枚大汉通宝铜钱的做工质量?”

黄仲文有些为难:“大王,莫说我菱源银场没那么多铸币工匠,就算工匠能全部到位,要想达到这样钱的做工,不是不可以,而是这么干的话,铜钱产量必定跟着大幅下降……”

要质量做工可以,那产量就没法满足要求,要不然工匠们顶不住,也没那么多专门负责铸币的工匠人手。

黄仲文又说:“大王,这铸钱根本在于能让百姓流通。既是为了让民间能够自行流通,那也不必要求那么高的工艺。”

聂宇问道:“没有那么高的工艺,百姓不愿意用新钱怎么办?黄仲文说道:“大王,就算我们能把铜钱全部做到样版钱的精致,可百姓也不见得会愿意去用。”

“这是为何?”聂宇疑惑。

黄仲文解释道:“因为百姓喜欢收集好钱贵钱,就说这大汉通宝样版钱,重一钱三分,比伪清铜钱铜料更足,做工更为精致。那就意味着这些铜钱,肯定比伪清铜钱更值钱,百姓商贾也更愿意留存这些新钱,而不喜更差的旧钱。如此,百姓商贾都在收集留存新钱,而民间流通的只会是伪清的旧钱,久而久之,我大汉不论放出多少新钱,都只会被百姓商贾藏匿起来,而不去使用。”

好嘛,聂宇听明白了,劣币驱逐良币呗!

甚至黄仲文说的还保守了,因为他只说了伪清铜钱和大汉铜钱,还有更多私造假铜钱的民间黑作坊。

这些黑作坊可不会随着大汉的建立,就自行销声匿迹,反而还有愈发猖獗的趋势。

没办法,大汉暂时还没有自己的官铸铜钱,那这些民间黑作坊当然就自由发挥,趁着大汉还没把注意力放到铸钱上,抓紧时间造假铜钱赚钱了。

黑作坊造的假铜钱,说是假铜钱,可实际也用到了真铜。确切的说他们是把官铸铜钱熔了,做成更多的假铜钱,从中捞取差价利润。

这种做法几乎很难被发现,因为铜钱使用必定会有损耗,做工粗糙、铜料少都可以说成是损耗了。

聂宇想了想说道:“嗯,黄卿说的问题,这劣币驱逐良币,孤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解决。”

“大王有办法?”黄仲文有些惊诧。

聂宇笑了笑,要是换成别的朝代可能还真有些无解,可这是伪清朝,还是已经有了蒸汽机的乾嘉时期。

那要解决问题,可就简单多了。

有多简单呢?

直接照搬海岛奇兵、欧洲大陆的搅屎棍——英国佬的解决办法就行了。

这就要说一下彼时的英国佬,他们实际上也在面临国内假钱泛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抛夫弃子 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 70年代:一元秒杀开始完美人生 ?????1977?? ??????????? 说好替嫁又反悔,她画画收拾渣渣 逼我捐骨髓?我答应后你发什么疯 ?????? 春山愿 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