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半途,将安德烈送下车,只在安德烈临走时,留了一个电话号码给他。而他自己,则依照着早已定好的行程,前往国际警署大楼,参加今天第一场重要会议。
.
阿德尔伯特以为陆判会在星海市待上很长一段时间。
但事实是,仅仅十天,他便从星海市启程,回到圣瓦。
人质反杀绑匪一案仍在审理中。
由于官家仇敌的推波助澜,这起案件在事发当日,便以极高的热度,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持续半月,各电视台新闻频道,皆在报道这起案件。
但由于官家及时插手介入,尽管这起案件的热度如此之大,案件另一当事人官曼曼始终、安全地隐匿在大众视野外。
只有陆判,被舆论风波裹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遭受到来自外界的极为严苛的审视和监管。
好在三个月后,人质反杀绑匪一案落幕,该案二审维持原判,当庭宣告陆判无罪。
再有半年,相关社会舆情消退,首都圣瓦,再无人讨论这起案件。
而陆判也在休学半年后,得以正常入学。
生活逐渐恢复平静。
孙若云回到古诺岛,继续担任狱警的工作。由于职位的特殊性,一年中,她几乎很难抽出时间与在外地的家人相聚。
至于陆诚,他似乎在追查当年星海市爆炸事故真相一事上,取得了某些进展,行踪愈发神秘不定。
有时,甚至连他在国际sts联盟的同事,都不知道他的具体行踪。
孙若云对陆诚近年来愈发不定的行踪感到担忧。在生日、春节等少有的一家三口团聚的日子里,都因陆诚未按时赴约,或自始至终皆未露面的行为,而感到十分难过。
但她对自己的丈夫保有最无私的爱,从不会因自己的私欲,而插手陆诚的任何决定。
她理解与支持陆诚所做的一切。
尽管……她并未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任何快乐。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
一家三口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
陆判十八岁生日那天,孙若云申请了三天假期,从古诺岛赶到她在圣瓦长租的公寓,与陆判两人坐在餐桌上,静静地等待陆诚的到来。
直到时针转过凌晨十二点,十八岁的陆判按动打火机,将蛋糕上的蜡烛点燃。
孙若云略微有些晃神,她凝视着桌面上微微晃动的昏黄火光,约莫十几秒后,方才反应过来,抬眸看向桌对面、身高早已超过陆诚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