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明已经按照妈妈的期望当上女主角了,妈妈依旧恨她;她明明对安明奉献出了所有,安明依旧离开了她;她明明在电影中表现得尽善尽美了,评论家们依旧能指出她许多错漏;她明明用最真诚的心对待粉丝,依旧有粉丝放弃喜欢她
凭什么这世上所有的人都在跟她对着干?凭什么只有她事事不如愿?
冬夜的寒风里,越衡一遍又一遍品尝她泪水的味道,咸得能掩盖她恨的味道了。
《小丑》
日子再难过也得往下过下去,谢姝从香港回来之后直接去了片场,比起丈夫的脸她更想看到导演和演员认真工作的模样。
但片场里也没有事事顺心,最大的烦恼就是女主角越衡的状态,用何温洺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她随时会崩溃,不管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里。
电影里这几天拍的戏份是被捕就义的桥段,越衡演的非常好,这个角色的决绝坚定之外她的表演更添上一层狂妄,像是对着镜头宣战,告诉打倒她的人死亡于她而言不值一提,今日她倒下,明日她终将再站起来。
何温洺很喜欢这段表演,他特意剪下来给谢姝看,这段表演一定会拿奖,毫无争议的。
谢姝看来也是接近于完美无缺,不过她心中还是隐隐忧虑,她特意问何温洺:越衡状态怎么样?没问题吗?
她在表演里的状态完全没问题,何温洺了解到一些,但是她个人的状态我觉得不是很对劲。你知道她一直是体验派的演员,演葛薇龙就是葛薇龙,演秋瑾就是秋瑾,从神态到说话方式都会无限接近于角色本身,包括心态。
何温洺从一旁抽出一页剧本递给谢姝,这是她的笔记,我想在她看来秋瑾这个角色是个悲情的角色,这个人物必须以悲剧结尾才能获得无限的人物魅力,她现在也是在这么塑造自己的。
你是说,谢姝粗粗翻了一下越衡的笔记,她可能会想和角色走向同样的结局?
对此何温洺不置可否:有过这种演员,越衡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倾向,但是如果她的现实足够把她从戏剧里拉出来的话,悲惨的结局也不是很难避开。
可就谢姝道听途说和询问纪行得到的事实是,越衡的现生也没有得到正常的爱。
她的母亲从小一直鞭策她去当演员,现在越衡成为女演员了,她的母亲依旧不断刺激她去演更多更好的角色,丝毫没有考虑女儿逐渐走向崩溃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越衡朋友有几个,以前交的朋友渐渐疏远了,现在交的朋友以事业上的为主,没有几个能交心的。她最接近朋友的人是纪行,可纪行日理万机,匀给她的时间少之又少。
至于爱人,越衡听纪行说了安明和她分手了,据说场面不是很好看,并不和平。
谢姝深深叹气,她把笔记还给何温洺,咨询他:你觉得先停拍一段时间让她调整状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