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自己也不明白当时怎么想的,或许真是如天音所说,自己太狂妄了,以为父皇根本不会废自己,以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不会相互争夺。如今看来,郭衍就是杨广的心腹!而且那些朝臣都没有异议,他如今想明白了:在年老的皇帝和年轻的太子之间,朝臣选择了年轻的太子!
杨广见事情不对,赶紧又分辨:“父皇,儿臣并没有做过谋害大哥的事,父皇明鉴啊!”
“闭嘴,你个败家子,还敢狡辩!”独孤皇后上前一步扇了杨广一巴掌,呵斥他不准再说话。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平时又会讨人欢心,宫里上上下下没有不喜欢他的。将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如今就应该老实认罪,不要去激怒皇帝保命才是。
现在杨坚看哪个儿子都不顺眼,索性让人专心记载天音的话,不去听两个儿子鬼哭狼嚎。
高熲看准机会,也劝说杨坚太子原本无罪,都是杨素等人在圣人身边诋毁太子。在高熲看来,皇帝五个儿子,一个早死,剩下四个,其中还只有太子可用。按照天音说的,自己没有在废太子一事上阻拦,怕是已经感受到了威胁。毕竟现如今若不是天音给自己正名,他都想辞官了。
当初皇后因为皇帝临幸了尉迟女发怒,趁皇帝上朝不在就去处死了尉迟女,结果皇帝为了把担责任,哭着骑马跑出了皇宫,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皇帝作为丈夫不直面妻子,反而丢给妻子一个悍妇的名头,自己倒是博得众人的怜悯。自己不过是说了一句“不可因为女子不顾大局。”意为劝说皇帝不要跟妇人争斗,夫妻和睦要紧。结果皇后小心眼,以为自己说她是一个小女子,不堪为伍,记恨上了自己。
皇帝皇后都对自己有不满,为了保命他也不敢再废太子这种大事上说话了。而且这位皇帝的性子,根本劝不住。
【在皇帝与太子两人矛盾不断激化,鹬蚌相争之时,杨广当然可以当个渔翁获利。他故意在父母面前展现自己的节俭朴素,府里乐器残破落灰,姬妾年老色衰,故意在父母面前展现自己不好声乐,不爱女色的一面。比如杨勇宠爱妾室冷落正妻,而后正妻病逝,独孤皇后每每念及自己的大儿媳妇就伤心,杨广每次跟着母亲怀念大嫂,以至于落泪。】
【最后杨坚卧病在床,他的好大儿直接秽乱宫廷,强迫宫妃,宣华夫人跑到杨坚那里告状,这时杨坚才明白自己被儿子骗了。然而来不及了,杨坚本想废掉杨广,再立杨勇,可在杨素的操作下杨广最后还是登基了。有人认为,当时的杨坚并没有到病死的程度,而杨广极有可能通过弑父的方式来获得皇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