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此行事,让秦王政大为震撼,也深觉他的话在理,不能让流放母亲的坏名声破坏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于是,秦王政走下台阶扶起茅焦,亲自将赵姬迎回咸阳,依旧安顿在甘泉宫中。
这事被写入了《战国策》,然而史料没有记载的是——劝谏被杀的那二十七位老兄,有十九位都是御史。茅焦进谏的时候,还让族人抬着棺材在章台宫外等候,引得公卿百官纷纷驻足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此人很会造势。秦王政都被他气笑了。
御史府是什么风气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茅焦这位侍御史的顶头上司,赵琨颇为期待他的表现。
茅焦考虑到赵琨初来乍到,对这里不太熟悉,主动提议为他引路,边走边介绍:“咱们御史府的同僚,最是团结和睦好相处的。”
话音未落,只听“嘭”的一声,一个同样穿着侍御史官服的胖子从敞开的雕花木门里边摔了出来,滚下几层台阶,仰躺在地上,胸口赫然有个清晰的灰脚印。
赵琨疑惑地看向茅焦,用眼神询问:这就是你说的“团结和睦”?
第129章 赵琨:不能佩剑上殿?没问题,我佩鸟铳。
茅焦有些尴尬,捋着胡须轻叹一声:“从前是挺团结,无论弹劾哪个都是一起上。这是新来的郭御史。”
茅焦说着,忽然压低声音补充道:“就是郭开的长子郭超,他跟几位来自邯郸郡、巨鹿郡的同僚有些私人恩怨。”
赵琨懂了——秦灭赵以后,将占领的赵国土地也纳入郡县制管理,新设立了邯郸郡和巨鹿郡。话说御史府正好空缺了十七个职位,补进来好几个原先属于韩赵的官吏。某些来自赵国故地的御史,对于郭开逼走廉颇、李牧,出卖赵王换取荣华富贵的行为是很有看法的。平常遇见,故意嘲讽挑衅郭超几句,然后顺势将口角冲突发展为拳打脚踢一点都不稀奇。
赵琨提起郭开这种卖国贼也十分想唾一口,然而作为这些侍御史的顶头上司,赵琨绝不能放任职场霸凌,默许别人孤立、殴打郭开的长子郭超。因为对秦国来说,郭开是有大功的。而且郭开在前往咸阳赴任的路上被劫杀,如果郭超再出点什么事,这让齐、楚、燕、魏的投降派大臣怎么想?会不会因此心存疑虑不敢投奔秦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