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1 / 2)

难得武林人士当皇帝,都是自己人,而且还是声望极佳的正道魁首。三清观的观主认为还是要给奉天门一些面子的,顺便还能加深秦门主的威望。

这样以后武林同道遇到事情,就会第一反应找秦门主主持大局,而不是麻烦他们。尤其是秦门主都成皇帝了,当主事人更加名正言顺。

人家如今可是武林和朝堂两块区域的共同魁首——

哦你问北派?北派就剩个少林寺了。少林寺名声大跌,没有资格竞选武林魁首之位。

倒是也有人觉得秦扶苏当了皇帝,是背叛了武林。他们混江湖的就应该和朝廷割席,怎么还能跑去主动加入?

但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

之前扶苏的铺垫做的好,大家都承了他的情。光解药那次,就相当于他救了众人一命,救命之恩总不能还横眉冷对吧?

后续扶苏再以朝廷的名义,妥善处理了几次武林纷争,叫各家心服口服。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再揪着这点不放了。

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习惯了大秦这个新生的王朝是个朝廷和武林合二为一的势力,渐渐也就不觉得它是外人了。

只是要消解江湖人士和寻常百姓之间的隔阂,还任重道远。

扶苏琢磨出了一个缺德的主意:

“用好名声把他们架起来。”

这招还是他小时候,父亲对他用的。

当时咸阳都传他是个特别关爱弟妹的长兄,大家见到他都这么夸。没办法,扶苏只好努力表现,免得旁人发现他和传闻里不一样后,会觉得他不过如此、王上的继承人选得不好。

现在换扶苏套路其他人了。

他派人去到处吹嘘三清观的道长们有多人品高尚,这个阶段还不算捧杀,因为那些道长确实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

不过这样的传闻出来之后,三清观弟子出门就难免开始注意起来。他们会时时刻刻要求自己,不能做一些有辱师门名望的事情,努力当一个高尚的人。

在三清观身上颇见成效后,扶苏又扭头去安排人吹捧下一个。

大部分人遇到别人吹捧“您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时,其实都会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往上靠。

尤其是自己不需要太过费劲,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稍微注意一点,就能符合旁人的夸赞时,会更有动力。

头脑简单的人会更吃这套。

就像老师总爱夸小孩子“你真讲文明礼貌,每次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随便乱丢”,小孩子就会认真践行,以后每次丢垃圾都得先找垃圾桶。

江湖人士也是一样的,好骗。

没有人不喜欢听别人夸奖,被赞美的时候心情总会更好。

而江湖人士要做的,也不过是不侵扰百姓。偶尔遇到百姓需要帮忙,顺手帮一把,譬如帮着拎一下重物。

这么简单就能换来感谢和夸赞,江湖声望蹭蹭上涨,大部分人还是乐意干的。

扶苏和父亲偶尔出城踏青,看到某个武林人士乐呵呵地帮老农推车。三下两下就推到了坡上,然后事了拂衣去,看起来颇为潇洒。

如果忽略对方被老农再三感谢之后咧上天的嘴角,扶苏就要相信他是真的“淡泊名利”了。

秦政点评道:

“跟小孩子一样,见个套就钻。”

扶苏微笑:

“他们一向是什么陷阱都往里跳的。”

以前北胡挖一个坑他们跳一个,现在扶苏挖一个坑他们跳一个。扶苏就喜欢这种臣民,因为他们跳坑之后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被算计了。

江湖人的改造太过成功,搞得扶苏都快以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这么淳朴善良了。不过看看北派那些世家,又清醒起来,还是有刺头的。

没关系,他们可以慢慢磨。

世家原本就是朝廷要解决的顽疾,不过是多了一层江湖人的身份而已。

扶苏就爱跟这种人玩。

他和父亲不一样,秦政喜欢和聪明人玩,享受高手过招的快感。毕竟秦政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而且对自己有高标准严要求。

扶苏没有底线,他就喜欢虐菜。欺负小傻子多有意思,和厉害的人斗又累又费劲,他不干这种事情。

而且天底下的傻子足够多,到哪儿都能找出来一大堆。要是天天逮着厉害的当对手,那就很难受了,放眼望去想找对手都找不到。

江湖上的顶尖高手大抵都是这种感受,总觉得天底下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实在是孤独又寂寞。

秦政听完了儿子的分析:……

秦政伸手去揪他耳朵:

“朕可没有孤独又寂寞,整天收拾你都收拾不过来。”

虽然外头没有足够厉害的敌人,但是家里有一个足够让人头疼的崽。和扶苏斗智斗勇就够叫他费心的了,他也懒得再出去找人折腾。

扶苏捂住耳朵:

“我又没有说错。”

眼看父亲不肯松手,太子殿下立刻切换了“人格”。

最新小说: 我真没想勾引校草啊! 七零:我们还是算了吧! 坏脾气美人 悬鸟 却雀[京圈] 捡来的猫想做我男朋友 绝交之后记得做我男朋友 陆老板和他的农场主媳妇 救命!恋爱脑沈总又在秀夫啦 小时山